“道家典籍枯燥無味,倒是這些野怪志趣之談甚是有趣,王爺無事可前來觀看”
裕王聽了笑道,
“如此多謝道長了”
有了這些書,自己接下來二十天的時間便不難打發了
之后裕王果然除卻每日念經便到這藏書閣中看書,一來打發時間,二來這閣里確是有不少有趣好玩的書籍,專講述鄉間怪談,民間故事之類的,譬如山中動物成妖報答救命恩人,又或是草木成精結出果實,食者可得長壽之類的
裕王自小受宮規約束,是瞧不見這類被師傅們稱為歪門邪道的雜書的,待得成年之后,每日因著生兒子愁眉苦臉,又沒那閑心去看了,如今在青云觀里倒是有了機會,這廂看得是津津有味,頗有些廢寢忘食的架勢,倒比當年讀書更加用功
“只這處是道觀,怎得會有這些世面上都買不到的雜書”
裕王心下疑惑,
“這羅道長看著也是個循規蹈矩的正經道士,不是應當收藏道教典籍,各類煉丹修道的功法嗎”
他卻是不知曉,羅道長乃是個正經道士,而這青云觀的上一任觀主卻是一個不正經的道士,早些年從武當下山之后便曾闖蕩了一陣江湖,還娶了妻生了兒子,之后喜歡這京師的花花世界,才在京師附近建了一座青云觀,無事時還要進城閑逛,看戲聽曲,喝酒耍樂,老道士一直活到了九十多歲,才息了玩心,老老實實回到武當山,挑了一處清靜的山洞閉關,直到一百零一歲才羽化而去。
這藏書閣里不但有各種志怪小說,還有老道士從烏思藏帶回來的各種男女雙修的圖畫,這也是羅緣道一時疏忽,放開了藏書閣讓裕王隨意翻閱,卻是讓他翻到了那些著色鮮艷,動作大膽的圖畫,當下看得是面紅耳赤,浮想聯翩,之后又是好奇又是羞赧的尋了一個機會問正在大殿之中念經的羅緣道,
“羅道長,這藏書閣里怎么還有烏思藏密宗的畫”
羅緣道想了想應道,
“哦那是先師他老人家早年在外頭游歷里,曾去過烏思藏,在那里帶回來的”
頓了頓又道,
“先師還曾與一位密宗高僧論道九日,雙方都是互有收獲,各有進益”
說到這處很是恭敬的沖著三清殿中那擺放在祖師爺下頭的牌位行了一禮,
“師父他老人家學究天人,超凡脫俗,實不是貧道這等資質平庸之輩可及萬一的”
裕王看了一眼那上頭的黑漆牌位,他倒是不關心那位前輩如何的厲害,卻是耳根子發紅的問羅緣道,
“羅道長,那密宗雙修之法,當真可令人成佛么”
若是當真有這樣的法子,這世上的男人怕是都要削尖了腦袋入密宗了
羅緣道看了他一眼,心頭暗暗一嘆,
“好色之徒便是好色之徒,那藏書閣里那么多書他不問,就只問這一個”
心知這位是死性不改了,想了想應道,
“世人說起密宗雙修多有謬誤,都只道是,房中秘事,卻不知能修密宗雙修之法的都是大菩薩,有大造化之人,這乃是即身成佛”
他見裕王眨著眼兒,一臉有聽沒有懂的模樣,心知這位是聽不進去的,便道,
“密宗雙修需得有大德行之人才可,我道門也有與它異曲同功之法,不過我們重養生修肉身,他們重心境求通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