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多這一座就在京城附近的礦山,當然是最好的。
慶熙皇帝前段時間還有一些猶豫,覺得這天下都是自己的,還要跟自家的朝廷爭利,委實有點丟人,怕被天下譏笑,一直沒有做決斷。
——以前皇室大幅度的擴展產業,是幾十年前的一個廟號為熹宗的沒節操的皇帝做的,這幾十年來,皇室都沒怎么擴張產業,最多也就是給下嫁的公主在京城附近買一點田。
占據礦山的事情還沒做過。
雖然慶熙皇帝一直都想多弄點錢,可也礙于物議,沒有做那種事情。
只是,這一天被戶部尚書訛去了八十萬兩白銀,心情很不爽,不找一找補,大概幾年時間都緩不過勁來。
所以,下午他就讓一個太監去燕國公府上,問他們要多少錢才將那一座礦山轉讓出來。
皇室也不能強取豪奪,想要獲得那一座礦山,還是只能出錢。
那一片山嶺只是當年燕國公府上買地的時候順便買下來,因為是荒山野嶺,并沒有花多少錢。
現在發現了鐵礦,價值當然會適當的提升一點。
不過,那一座鐵礦對燕國公府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他們不能開發。
所以價格不至于高到離譜。
早先皇室沒有參與其中,燕國公府就等著戶部和工部競爭,只有競爭才能夠讓那一座礦山的價值提升。
燕國公府,那屬于世襲勛貴家族,他們跟文官集團不是一路的,也不怕得罪他們,可以跟他們熬下去。
但是慶熙皇帝派人過問之后,那就不一樣了。
皇室看上了那一座礦山,燕國公還真的不敢不給。
派的太監過去之后,燕國公馬上同意將那座礦山給皇室,并且表示一個銅板都不要。
就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能和皇室攀上親家,讓他兒子也尚一個公主。
公主年齡小不要緊,他最小的嫡子才兩歲,可以等待。
甚至公主有沒有出生都不要緊,他們等得起。
重要的是攀上這一門親家。
收到太監的回復之后,慶熙皇帝有一些不高興,覺得燕國公府把他女兒當作了交易的籌碼,讓太監傳話下去:
“朕的女兒,不是拿來交易的。不要說區區一座礦山,便是十座礦山,也不可能拿來交易。那一座礦山,朕也不會白要,該多少錢就多少錢,一個銅板都不會少給。能交易,則交易。不能交易,則罷。”
心里卻已經打定了主意,如果燕國公不識相,還想求著尚公主,或者是將礦山賣給別家,那以后得想個辦法將他們家給辦了。
他可以接受女兒下嫁給燕國公的兒子,但是不能接受以這種交易的方式。
這一點臉面還是要的。
太監又去燕國公府傳話之后,燕國公很是驚慌,明白到結親的提議惹惱到皇帝了,連忙解釋獻上礦山是獻上礦山,求親是求親,是兩件事情,并不是一件事情。
然后,那一座礦山,他也沒提免費轉讓了,表示皇室如果想要的話,可以拿一百兩銀子買下。
慶熙皇帝這才消氣,又覺得一百兩銀子買下那么一座礦山,有強買強賣的嫌疑,于是很豪邁的將價格加到了一千兩,讓皇室負責這一塊的人過去和燕國公完成交割。
在這之前,戶部已經將價格出到了十萬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