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頌帶著那一支七八萬騎兵組成的聯軍轟轟烈烈的東征時,柳青還以為統一大草原的契機出現了。
可是沒過幾天,就得到了他們撤回的消息。
聽說原因是本來互相攻擊的閻氏部落和大河部落已經和好了,組成了一支十幾萬人的大軍嚴陣以待。
他也沒有懷疑別的,只嘆息運氣不好,竟然讓那兩個部落和好了。
對于文頌的撤退,他也沒有怪責。
雖然是撤退,但是沒有被敵人追上,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保存了實力,那就不錯了。
這也不能說是敗了,頂多只能算白跑了一趟,問題不大。
大勢在自己這邊,一時之成敗,沒必要太在乎。
文頌希望柳青能夠派出那戰斗力突破天際的神槍營八百壯士出征,有他們打前鋒,對方十幾萬人也得跪。
可是柳青并沒有那樣的意思。
——都已經沒剩多少子彈了,柳青這邊也虛著。
他只是交代文頌在挨著對方的那一片區域多放出哨探,免得哪一天被人家來一個偷襲。
草原上騎兵的偷襲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沒有足夠的準備時間,那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就這樣,敵對雙方進入到了停戰狀態。
能夠進入到這樣一種狀態,主要還是因為能夠發動起戰爭的三方都虛。
柳青這邊是沒有子彈。
白鳳兒這邊是沒有足夠的青壯男人作為士兵。
而實際上實力最強大的文頌那一邊,卻覺得自己是三方里面最弱的那一個,沒有柳青的出頭,根本就不敢主動出擊。
一時間大草原上安定了下來。
趁著這個時機,正好把通向煤礦的路修建起來。
五金城礦場這邊,也在加大力度煉鋼鐵。
這一次是給自己人煉鋼鐵,柳青當然不會再去浪費資源,將煤炭的熱能利用到了最大化,生產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了幾倍。
坩堝煉鋼法也被柳青撿了起來,要煉出高碳鋼來。
自己都已經弄出火槍來了,讓這些給自己防守邊疆的人獲得一點高碳鋼,不會造成多大的問題。
這一場草原上的大動亂,他們這邊的人口數量也下降了很多,只剩下幾十萬人了。
往好里說,那就是改善了人口比例,因為很多戰敗方的老人被認為是負擔而殺掉,現在草原上的老年人比例很低。
人口下降,也減輕了大草原的負擔。
然后就是人均擁有牲口量大幅度的提升,使得他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五金城這邊獲得了大量的戰利品,那里的礦工日子都過得幸福了起來,每天都能吃得飽飽的。
而且干活也沒有以前那么辛苦了,預期壽命更長。
雖然是經歷了一場大的動亂,但是在這一場動亂之后,大草原上反而出現了勃勃生機。
這倒也不是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