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痂!”
“這位患者會陰處有一處明顯焦痂。所謂焦痂者,水泡形成后,中央部位發生壞死、出血,漸次形成圓形或橢圓形黑色痂皮,即為焦痂。其周圍有紅暈。痂皮脫落后會形成潰瘍。”
“根據《上古奇蟲論》,我有個不成熟的看法,我認為這位患者得的是沙虱病。”
醫館各位醫師都很驚訝,然后都再次給這位患者檢查會陰,確實發現一處明顯焦痂。
有心急的醫師更是直接從旁邊的柜子上翻找相關書籍。
當然也有驚訝徐遠舟大醫風范,對于男病患也可以不顧及男女之別,掀開褲子??唧唧。大家表情頗為復雜。徐老爹假裝沒看到,心里安慰自己反正女兒已經結婚了。
徐遠舟才沒管這些小節,渣爹附體時已經男女不分了。
“此病首先由晉朝家葛洪大家發現并記載。沙虱病是通過沙虱幼蟲叮咬傳播給人體,所以稱為沙虱病。沙虱病全年均可發病,但一般在夏季和秋季發病最多見。本病的臨床特點主要是起病很急,患者體溫可很快升高到極高溫,同時伴有寒戰、結膜充血、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被沙虱(恙蟲)叮咬的地方出現典型的焦痂,像火山口樣。”
其實沙虱病就是后世的恙蟲病,渣爹以前在南方縣城醫院行醫,有幸見識過幾例患者,所以映像十分深刻。
“沙虱病在葛洪老祖的《玉函方》d中分為四型,其一是風濕襲表證。發熱惡寒,頭痛,身重而痛,疲乏,舌邊尖紅,苔膩,脈浮緩。祛濕解表。三仁湯加葛根、秦艽等。第二是濕熱彌漫三焦證。身熱持續不退,面赤耳聾或重聽,胸脘痞悶,惡心嘔吐,咳嗽痰血,頭重身痛,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清熱利濕。三石湯加減。第三是熱毒熾盛證。壯熱不退,煩躁口渴,頭痛身痛,皮膚焦痂,臖核腫痛,面紅目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燥,脈滑數。清熱解毒。清瘟敗毒飲加減。第四是熱入營血證。身熱煩躁,劇烈頭痛,斑疹色赤,皮膚有焦痂,譫妄,四肢抽搐,神志昏迷,舌絳苔燥,脈細數。清營涼血、解毒開竅。清營湯合安宮牛黃丸。”
“這里的辨證和之前的前輩們相同,我也認為是熱毒熾盛癥。方用清瘟敗毒飲加減。”
當然里頭要加上強力霉素才行,不然考葛老祖的經方怕是治不好熱入營血的重病了。目前這個患者病入膏肓,怕是按傳統方案可能已經治不好了。
不過徐遠舟卻是胸有成竹了。恙蟲病在后世一般怕的是診斷不出,一旦診斷明確,只要還沒出現全身功能衰竭,抗生素上來以后,效果立竿見影,相當有成就感的一種病了。
徐老爹也挺高興徐遠舟的表現的,我家有女初長成。捋了捋胡子,看大家沒有異議,點頭讓徐遠舟準備煎藥。
大家對徐遠舟的表現也挺意外的,開始認同這個后輩子弟,而不是如以往那樣視為館長的女兒。
徐遠舟忽然想到一些問題,把仆人喚來,讓他去患者家看能不能找些恙蟲活體過來。
如果能找到可以作為一個治療手段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