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顧自說完,許冬兒忽聽得一頓噼啪作響的算盤聲。
循聲望去,只見陳竹青左手十指輕彈,算珠在她手底上下翻飛,右手握筆,在賬本上筆走游龍,口中還念念有詞。
不一會,不僅把許冬兒說的營銷方案一條條記下。
另外賬也給她算得明明白白,“夫人,做這買賣咱們一分錢不賺吶。”
許冬兒……
這些她何嘗不知,但形勢所迫,現在只求先保住食肆即可,賺不賺錢的日后再說。
那是趙祺創業開的第一家店,她不能讓店跨她手里。
不過話說回來,趙祺確是有眼光,獨挑了陳竹青帶著。
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緣由。
她這半天還擔心她記不住,沒想人家連賬都給她算好了。
如此,她倒省心,“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保住廚子伙計的工錢,不貼錢進去就好,這事辦妥還得要功夫,你趕緊先下去安排吧。”
陳竹青答應一聲出去了。
接下來許冬兒也沒閑著,在書房里翻箱倒柜,想找本關于寫景元朝法律的書。
若找著,她也好參照著準備,屆時公堂之上好為趙祺洗脫罪名。
她就琢磨,趙祺和她一樣是穿越過來的,生意既做得這般大,以他的縝密,不會不去了解這里的律法制度,民生風俗。
所以他書房里定有這類書。
果然,一溜掃了好幾排書架,許冬兒終在一個角落找到一卷十冊的《景元律令》。
翻開一看,各科各目,各行各業的律條都有。
這就是一卷法律小百科吶!
感嘆趙祺涉獵面廣,連這種書都看的同時,她又慶幸,慶幸趙祺不僅有這書,還搜羅得這般全面。
當下許冬兒就在燭光下翻閱起來。
兩個世界,活了二十四年,她就從未如此孜孜不倦求知若渴過。
付出必有回報,看至半夜,許冬兒不僅找出了對趙祺有利的律條,還厘清了她為什么沒有被抓起來的因由。
以《景元律令》第三卷,第七目來看,她和趙祺同屬當事人,若被抓定罪,他們名下所有的財產將會依律充公納入國庫。
而留了她在外,作為趙祺財產的持有人,若她經營不善將趙祺名下的產業變賣或贈送他人,則是合理合法,朝廷不得干涉。
所以,趙祺的那些競爭對手是認準了她一介女流,守不住趙祺的產業,才留了她在外面,以便正當名分的侵奪趙祺的全部財產。
且這其中,必定又有沈少尹與趙祺競爭對手的暗中勾結。
官商相互,這群虎狼瞧不起人吶!
斥罵一句,許冬兒回屋睡覺。
翌日,她找來馮安,交代幾句話后給了他十兩銀子,讓他去了。
陳竹青忙生意上的事脫不開身,許冬兒只讓她把之前查一半的名單交上來,她自己查。
名單上的目標人物有二十個,再看看他們履歷。
許冬兒當下將五個外地,在宜都城沒有家眷房產的人名排除掉。
古代行商坐賈,不在宜都城安家的,甭管生意做得再大,那也終究是過客。
即便打趙祺產業的主意,也不過是隨波逐流渾水摸魚,能得利就得利,不能得利也不會咬死不放。
剩下十五人,許冬兒又看他們的經濟實力,排除了總資產在五萬兩以下十個。
因為單趙祺在東街的食肆,就市值三萬兩以上,更不說其他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