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原來正是蒼山山神——暮蒼仙人,宮殿被屏障隱匿在半山腰。殿內是一副隱居高人的簡雅居室。
眾人圍坐在園內亭子里,許攸虛游,這名字起得可真隨意,三人相談甚歡。
暮蒼仙人確實是上古的老神仙,自初世元年天地初開,始分三界之時就是這蒼山上的一棵勁松,到了凈世安年修煉成形又化了仙,被欽點為山神。一路看著這世間變了又變,直到今天的樣子。
莫鳶想起陸既明在有無之境給自己的長篇大論的那番“有無論”,自己一知半解,云里霧里,正有機會讓暮蒼前輩指點迷津。
“暮蒼前輩經歷了自古以來三大紀年,可知道六界為什么從凈世安年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此言一出,狐面對莫鳶更是刮目相看,許攸也來了興趣,看向暮蒼老者。
暮蒼老者捋捋長髯,似是回憶涌現。
“凈世安年,是再回不去的凈土啊。彼時六界生靈數目不多,靈氣充沛純凈,所需所得皆取于山川草木,日月精華。世間既無什么仙家神器,亦少有珍奇異寶。人人自得天地祥和。”
“后來憑著這靈氣,生靈與日俱增,曾經豐厚的靈氣資源在這龐大的生靈數量面前也不堪一分。又有諸多珍奇異寶現世,蕓蕓眾生皆欲求。”
“僅憑這個,六界生靈就生出欲念不復當年的和諧?”莫鳶覺得驚訝,生靈的心念是這么容易就被環境影響改變的嗎?
“是也不是,不知莫鳶小友可聽過這樣一句話?——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莫鳶重復了一遍。
是了,當年六界簡單卻也貧瘠,修煉只靠自身天賦和努力,眾生皆如此,于是相安無事。但六界發展愈發豐厚,珍奇異寶現世,有人因此得道升仙,有人還在苦苦修煉。
于是他人有我也要有,不擇手段的要得到,便有了貪嗔癡。
我得不到,他卻得到了,上天何其不公?既然這寶物必有其主,為何不是自己?于是又有了怨憎惡。
“因不均而生欲念,因欲念而擾心亂。眾生越亂則天下越亂矣。”暮蒼老者長嘆一聲。
“那這欲念是因境而生,可能靠自身而化嗎?”許攸聽了進去,不由得發問,問的也正是幾人心中所想。
“難啊,六界生靈凡有靈在,就不可能沒有念。此念為欲或無欲。終究看個人造化,真正無欲無求,六根清凈之人少之又少。”
莫鳶似有了悟,點了點頭,她仔細回憶了一下陸既明的“有無論”問道:“‘有從無生,先無后有。無為何來有?’這話是什么意思?”
“哈哈哈哈哈,有意思,莫鳶小友思之甚廣啊。”暮蒼老者捋捋胡須,喝了口茶看向狐面道:“這位小友看似有所感悟,不如談論一二。”
狐面頓了頓道:“晚輩拙見,簡言之,此乃‘有為論’。”
狐面看向莫鳶道:“意思是,凡事要做了才有結論,要想有就要從無開始。”
莫鳶笑了笑:“原來如此,倒也有點道理。”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靜言思之,萬物莫不如此。”許攸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