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根民道:“你也太謙虛了。說起來,落實責任制之后,膽子大的,有本事的都很快致富了,光你們村的,我看就有好幾家日子過得很紅火。可是也有不少村民日子更艱難了,像你們這樣的,整個石圪節才有幾個呢。”
他一邊說著,一邊嘆了一口氣,忍不住又喝了一口。
提起這話,陳昭也忍不住:“可不是嘛,像我們年輕力壯的,家里負擔稍微小的,還能打下糧食,吃口飽飯,那些拖家帶口的,有時候連化肥都買不起,有的求到我這里來,想打幾天工賺點零花錢。可是你也知道,我雇七個人是行,八個人是犯法,只能借給他們三十五十的,可這也不是什么事啊!”
劉根民點頭說道:‘現在致富的多了,但每個村糾紛也多了,偏偏各級村組織都不頂事了,村干部都忙自己的事,集體的不愿意管了,以至于都鬧到石圪節里來了。’
他說起公事,陳昭不好插嘴,只得說:“喝酒,吃菜!”
劉根民卻沒有順著他的話喝酒吃菜,反而眼睛亮了光:“對了,少安,我記得你當初搞塑料大棚的時候說過,要做一件能推廣全國的,讓大家都能發家致富的致富門路?”
“是啊,我說過啊!”陳昭點點頭:“可是我再說過,我也只能起個頭,想推廣到全國,還得靠組織,靠公家人領導啊!”
“那你可以先推廣全村啊?”
“那不可能啊?”
“怎么不可能?”
“村里每家每戶各自有想法,家庭狀況良莠不齊,咋能推廣?”
依著石圪節副鄉長劉根民的意思,是想讓陳昭擔任村支書,由他組建班子,帶領全村走致富道路。
當然,這是私下里探討。
但陳昭婉言謝絕了。
因為田福堂是不肯讓位的。
他畢竟是幾十年的村支書,威望極高,又有一個擔任地高官的弟弟,就算一時的工作不力,上級部門也只能慢慢勸說。
就算副鄉長劉根民想強行做工作,鄉一把手徐治功不會同意。
縣里的一把手張作智也不會同意。
田福堂畢竟是田家圪嶗的實際領導人,他要是不情愿了,陳昭就算擔任村支書,很多工作也沒法順利推行,
連田家圪嶗都推動不了,金家灣更無從談起。
簡單說,現在時機不成熟。
劉根民只好先將此事壓在心底。
天氣漸漸暖和,地里的活也越來越多。
自從有了倆孩子,秀蓮更不可能下地干活了。
當然她也沒有閑著。
每日除了照顧兩個孩子,就是與少安媽一起兩個家里忙里忙外的操持。
有時候也帶著孩子去大棚里幫忙,當然更多的時候得防著這兩個小家伙搗蛋。
陳昭從不讓妻子做重體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