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高層很快做好了準備,派出信使召集殷天正、殷野王、五散人趕赴總壇,然后一起集合前往關中。
本來按照常理,明教若是能打跑韃子,建立大云光明國,那么這些人就是開國元勛,這幫人一起去其他勢力的地盤,若是被人一窩端,只怕整個明教的高層全部散架。
所以正常情況下,明教高層是不應該集體去關中的。
但他們就是去了,絲毫不帶猶豫的。
因為他們本質上是江湖散人,對于地方明軍根本沒有掌控力,虛浮得很。
而且他們似乎就沒想到要什么掌控力。
他們到處殘害生命,吮吸人血、勾搭訂婚少女、二十多年不在崗……,卻依舊以為底下的朱元璋、徐壽輝等人還會對明教高層忠心耿耿,言聽計從,
以至于朱元璋、徐壽輝等人看到了機會……
話說群雄一路西行,走了半個月才到潼關,在守關夏軍的監督下進入關中,沿途經過華陰、渭南,都看見來來往往的夏軍,都是裝備精良、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來來往往的老百姓也不懼怕他們,再加上集市熱鬧、往來不絕,殷天正、彭瑩玉等有過治理地方的人見了,無不相顧駭然。
這才多久,夏軍居然已經將地方治理的如此井井有條,軍隊也是極具戰斗力,這陳昭治理地方之能,竟然如此了得?
這一日明教高層抵達灞上,此時距離長安城竟有半日路程,眾人住進客棧,張無忌招來眾人商議:“此時距離長安已經不遠,我們也不要急于進城,大家再次休息一段時間,我和韋蝠王先去探查。”
眾人知道兩人內功天下無敵,便都答應了。
兩人趁夜出了客棧,飛身掠出灞上,到了十里之外,那里早有明教弟子備好的良馬,花了一兩個時辰便抵達長安城。
長安城其實在元朝被稱作奉元路城,乃是三秦行省治所,但它畢竟是千古名城,除了官府之外,全都稱之為長安城,百年來并未改變,
陳昭占據之后,更是直接徹底恢復舊名為長安,長安城墻垣高大,但是難不倒張無忌和韋一笑,兩人輕功高絕,隱身無形,即便是守城的夏軍盡職盡責,也發現不了他二人。
兩人進了城之后,便直奔東北方向的夏王府而去。
這長安城和昔年的唐長安城早就不能同日而比,乃是唐末佑國軍節度使韓建改造而成,大小僅為原來的四分之一,經歷唐末、五代、北宋和金元之后,唯一的變化就是多了一座五十多年前建造的安西王宮。
安西王宮墻垣高大,宮殿富麗堂皇,四周川湖泉水環繞,駐有軍隊,宜于游獵為樂。
陳昭占據長安之后,將其改名為夏王府。
根據消息,峨眉派眾人、陳昭和他的夏軍指揮系統便住在這里。
進入里面查詢,或許能查到金毛獅王的關押之地。
剛到夏王府附近,忽聽得半里外隱隱有呼喝之聲,兩人對視一眼,聽聲音來自夏王府左側的樹林之中,當即兩人縱身躍上一株大樹,查明樹后草中無人隱伏,這才從此樹躍至彼樹,逐漸移近。
這時林中兵刃相交,已有數人斗在一起。二人隱身樹后,但見刀光縱橫,劍影閃動,六個人分成兩邊相斗。
那使刀的三人,身材高大,體格雄健,看那刀法,似乎是江湖上廣為流傳的“五虎斷門刀”,但用勁的法門,卻與五虎斷門刀不太一樣,而且是以防守為主,守得甚是緊密。
而使劍的三人卻是三個峨眉派男弟子,他們劍法犀利,劍氣縱橫,破陣直進。拆了二三十招,噗的一聲響,使刀三人中一人中劍倒地。余下二人更加不是對手,更拆數招,一人“啊”的一聲慘呼,也倒在地上,生死不知。余下一人右臂帶傷,兀自死戰。一人低聲喝道:“且住!”三把利劍將他團團圍住,卻不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