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中午的時候,陳昭親率精兵,直接殺入湘軍營寨,用火槍隊湘軍進行了毀滅性的殺傷……
事實證明,再堅固的營寨,面對持續不斷的火炮集中轟擊,以及之后的火槍進攻,也無能為力。
盡管想均有兩萬兵力,各種營寨可以相互支援,大軍做好了種種準備,但是在超越時代的火炮和火槍面前,他們根本無能為力。
很快有湘軍軍官丟下士兵潰逃,也有人數白旗投降,這種局面下,湘軍大軍全線崩潰,多隆阿只得率領少數衛兵逃跑。
可惜他沒有逃多遠,便被早就埋伏好的龐青云率五百精兵給截了下來。
桐城一戰,陳昭率五千精兵大破兩萬湘軍打援部隊,滅敵一萬,俘虜五千,陣斬按察使李續宜,生擒副都統多隆阿,獲取了海量的輜重,曾公辛辛苦苦打磨數年的湘軍,一戰便損失了三分之二。
而陳昭麾下精兵,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此戰之后,整個安慶之戰的雙方,全部震動。
無論是曾公和胡公,還是在前線圍困安慶的曾老九,亦或是守城的太平軍,乃至在皖南行動的李秀成,全都震撼不已,開始瘋狂地打探軍情。
多隆阿和李續宜能統帥兩萬湘軍打援,自然不是浪得虛名之輩,相反他們帶兵有方,稱得上戰功卓著。
結果一戰之下,就被打的全軍覆沒,一個主將被打死,一個主將被生擒,對方的戰力,到底有多么的強大?
雖然這只太平軍打出的是英王陳玉成的旗號,但明眼人都知道陳玉成沒有那么強的實力。
所以有人說是舒城的龐青云叛清投敵,也有人說六安的趙二虎所為,也有人說是太平軍的秦王苗沛霖所為。
更多的人堅持認為,是陳玉成襲擊了魁字營,獲取了他們的火炮火槍,加強了裝備,這才打垮了兩萬湘軍。
總之,各種消息滿天飛。
眼看這只部隊繼續南下,目標只指向安慶城下的曾老九,這下曾公和胡公都坐不住了,立刻率眾趕到安慶城下。
可惜已經晚了。
陳昭早就做好了安排,他的部隊搶在曾胡二人之前趕到安慶城下,集中火炮轟擊曾老九的的營寨和戰壕。
在強大無匹的火力之下,曾老九的湘軍全線崩潰,陳昭的軍隊再次上演追亡逐北的場景。
而曾老九也沒有機會見到他大哥曾公,就在他快要登上軍艦的時候被一顆子彈奪走了性命。
兩日后,陳昭在安慶城下以逸待勞,大破湖廣總督胡公的援軍,陳昭這次親率火槍騎兵追擊,三日不下馬,最終在太湖城外生擒胡公,直接將他的腦袋砍下來示眾,太湖城不戰而降。
經此一戰,太平天國的安慶之圍被解,湘軍損失近三萬,只有楊全斌的水師受損不大,湖廣總督胡公,以及曾公的弟弟,悍將曾老九更是被砍了腦袋。
長江以南的曾公聽到消息之后,連吐幾口鮮血,直接病倒在地,手下軍隊也盡皆膽寒,眾將商議之后,連夜護送曾公返回九江。
陳昭并沒有停下腳步,只修整了幾天,率眾西進,十二天內,奔馳六百里,連克英山、蘄水、黃州等州縣,占領武昌,收回了武昌租界。
不過鑒于英人勢大,陳昭到沒有把事情做絕,而是和英海軍提督何伯、參贊巴夏禮進行了友好的會談。
英人見到陳昭兵精糧足,又看他造出的各種產品,立刻答應了愿意和陳昭通商的要求。
然后陳昭以武昌為中心,四處攻城奪地,占據了鄂豫皖大片土地,同時將麾下軍隊改名光復軍,在武昌建立光復軍都督府自稱“光復軍都督”,建立光復軍政權,同時宣布和太平軍結盟,一同推翻清廷。
天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