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久臣在禹州府衙面見了禹州上下所有大小官員,聽著他們自我檢討沒有及時來迎接王爺王妃的廢話,面無表情。最后還是南舊亭覺得各位臣工拍的馬屁差不多夠了,才出手阻止他們,讓他們住口。
莫久臣是來查私鹽案和禹州官鹽情況,深知自己出京之后禹州就已經得到了風聲,單純的直接調查私鹽情況根本就是白費力氣。所以莫久臣沒有興趣看他們送來的關于禹州官鹽賬本,直接說:“帶本王去見禹州官鹽經營的老板。”
禹州大小官員們如臨大敵,看著自己日以繼夜準備的官鹽賬本在煦王眼里猶如廢紙千篇后更加緊張。韓玉明說這里是禹州是太后的母族,煦王爺必然會有所偏向,可是現在看煦王的態度并非如此。
莫不是真像傳聞中說的那般,對太后盡孝的是莫帝,對皇家盡孝的是煦王。
莫久臣沒有再次與他們多費口舌,只點名了禹州刺史李大人陪他去往東街。
東街趙家是禹州官鹽在市場中最大的經銷商,趙家之所以能夠以平民之姿成為禹州排得上號的人家便是靠與官家合作得到的成果。如果沒有趙家趙員外在十年前傾盡家產買下大家都不看好的官鹽經營權,趙家也不會與禹州官府走得很近,得到今天在禹州的地位。
莫久臣一路步行從李刺史這里聽到不少關于趙家的事,大多都是趙家如何給朝廷賣命與官府合作很好之類的。但是莫久臣到了后半段,尤其是踏進東街,可就聽到不少關于趙家的流言,如何欺男霸女,如何橫行霸道。
李刺史的冷汗死呲呲的往外冒,他也不知道今天這是怎么了,怎么在街上對趙家閑言碎語的人這么多。
一行人到了趙宅附近。趙宅門口三層外三層的陣仗著實不小,里面都是五大三粗的趙家打手,外面都是圍觀百姓,如此形式可有官府管理不嚴之嫌。
莫久臣對李刺史露出“這就是你管理的禹州”的表情,后者立刻躬身解釋:“今天絕對只是意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李刺史連忙對身后的人說:“趕快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
身后的衙役立刻上前,穿過看熱鬧的人群看了看情況,打聽了幾句立刻跑回來稟告:“回稟王爺,刺史大人。趙家門口有兩位女子與趙家管家產生沖突。”
李刺史問:“因為什么事?”
衙役回答:“是一位夫人的東西被小偷偷走,一路追到此處,趙家管家不放這位夫人進去,產生了摩擦沖突。”
莫久臣輕笑一聲:“這就是李刺史給本王上折中所提到的禹州一片和諧?”
光天化日之下被搶,被搶人求助無門,眾多打手包圍女子,事情鬧這么大官府一點都沒有動靜。禹州還真是一片“祥和”呀。
李刺史可是看出煦王的臉色鐵青,聽出王爺語氣中的不平,更是心中敲鼓。他明明有告訴禹州上下,在煦王停留禹州這段日子切莫搞出事端,這才不過一個上午就出現這么大的紕漏。沒等煦王了解私鹽案,自己的頭上的這頂烏紗怕都保不住了。
李刺史不想讓煦王覺得他管理禹州不善,遍地刁民,所以立刻下狠心要好好的收拾趙家以儆效尤。立刻派人過去將事情解決。
莫久臣對禹州的爛攤子沒有任何的積極性,他也想看看這位刺史大人的能耐到底有多少,故而一直站在一邊沒有反應。剛想退后靠邊休息,就聽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傳來可以穿越云霄的聲音。
“欺負人是吧!來呀!”熟悉的聲音讓莫久臣立刻抬頭看向人群,就聽到又是發狠的聲音:“看看是你死還是我死!”
莫久臣眉頭一擰:“舊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