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國的土地分為公田和私田。
貴族有一部分私田和自己的莊園,另一大部分的土地歸國家所有的公田。
這些公田有的是由國家收歸來的,有一部分是通過戰爭占領來的,還有部分是開墾的荒地。
秦國當時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擴大耕地。這些土地自然也就歸國家所有的公田。
公田當然要分配到農戶耕作。秦國當時還出現由于人口不足,收留別國逃亡的人來耕種的例子。
據商鞅改革,其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分配土地到戶,實行統一稅賦,無論豐年還是災年,國家都統一征收賦稅。
作為一個農耕社會來說,土地意味著生命和一切。
國家也如此,土地是一國的存在標志,也是維系國家的命脈。
對于秦國來說,也同樣如此。
既要維系國家的存在,還要壯大自己的力量,
最好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土地和軍隊聯系起來。
這也是商鞅改革的重要部分。即分配到土地的農戶要有一男丁充軍。
反過來說也一樣,凡參軍的可以分到一份土地。
這樣,秦國就把土地與軍隊緊密的聯系起來。
男人充軍為國家打仗,也就是為自己的土地打仗,為自己的家園和生活而戰。
這就充分的調動了秦朝的兵士的作戰能力!!因為他們不僅僅是為國家而戰,更是在為自己而戰!試問在場的諸位,若是有人要搶你們的財產,霸占你的屋子,搶你的妻子兒女,你會怎么做?”
說到這里楊凡頓時轉頭看向臺下的觀眾!!
“那還用說,要是有人敢這么做,我就直接和他們拼了!!”
“對!!敢動我妻女,霸占我財產的,我定要將他碎尸萬段!!”
“家人是我的底線!!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我定會暴起不惜一切代價,將來犯殺死!!”
頓時,不管是臺下還是網絡上,
觀眾們都是紛紛激動的發言,紛紛表示了抵抗到底!
“看著大家激動的情緒,我想大家也知道當初的秦朝兵士心中作戰積極性是多么強大了吧?而且不但是積極,他們還不怕死!!試問這樣的軍隊不強大,什么樣的軍隊才強大?
后來的辮子朝也效法這一做法,實行“攤丁入畝”制,也就是凡分配到土地的農戶,必須有一個男人參軍。如果一戶參軍的男丁多,分配到的土地也就多些。
這直接刺激了生育和生男孩的動機。當然,這是后話。
秦國的軍隊是專門的軍隊,即現在的正規軍,平時進行訓練,戰時隨時出征的職業化軍隊。這些從秦兵馬傭可以得到證明。
這個制度的一大優勢是,既增加了國家的糧食收入,也增加了軍隊數量,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士兵的戰斗精神。
在古代,糧食是一個國家實力的基礎,也是進行戰爭的先決條件。
一個國家的糧食籌備是否充足,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安危,也關系到戰爭能否進行多久的重要因素。
若是我記得不錯,秦國的人口也就500萬人,
而常規軍就有50萬之眾。這是超乎尋常的龐大軍隊。
到秦國橫掃六國后,全國人口近2000萬,而軍隊已經達到100萬之眾。
秦國的實力與人口有密切的關系,當它要征服更多國家,更大土地的時候,它的力量其實已經超出其國家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