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華國正處在一片慶祝的狂歡之中,無論是在網上還是線下,所有的民眾都已經是陷入到了狂歡之中。
尤其是在網上,只要是關于林清風的話題都成為了熱點內容,可以說現在的林清風是網絡流量的焦點,無論是在微博還是在自媒體平臺上,基本上都是林清風的熱點視頻。
大量的新聞媒體記者每天蹲守在林清風的別墅之外,希望能夠拍到林清風的一些照片,獲取他的最新消息,來滿足民眾對于林清風的崇拜之意。
可以說這一次新聞媒體記者不僅僅是將林清風的資料重新扒了一遍,更是有一些好事者找到了林清風原來的住址,想要獲取更多的消息。
尤其是有一家新聞媒體據說采訪到了林清風的小學同學,而這篇采訪一經播出,便立刻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當然也有一些有背景的官方媒體,聯系到了中科院的一些院士,想要從側面了解他們對于林清風的評價。
“南老,據我所知你曾經說過天眼項目百分之九十的成功都需要歸結于林博士,難道真的如同外界所傳言的,天眼項目的主導人是林博士嗎?”
不錯,中科院內第一個接受采訪的正是天眼項目的總工程師南老。
其實對于這種采訪,南老一向都是拒絕的,但是這次關系到林清風,而且官方也有意讓更多的民眾了解林清風,所以才會有了這次的采訪。
畢竟,中科院內現在最出名的就是主導天眼項目的南老了。
“我是說過這樣的話,但同樣也是實事求是。雖然天眼項目籌備的時候,林博士還是處國外,但是我可以說項目的成功與林博士有著千夫萬縷的聯系。”
“這么給你解釋吧,如果說把天眼項目的難度比喻成,修建一座跨越斷崖殘壁的大橋,那么林博士就是設計了整個橋的圖紙,而且把每一項數據都標得清清楚楚。”
“我們這些人所要做的就是依照他的設想利用國內現有的技術將這座橋造出來,而你們可以想象,修建一座跨越懸崖的大橋究竟有什么樣的難度。”
“尤其是在沒有實地考察的情況之下,林博士竟然能夠將所有的情況了然于胸,這需要多么精確的計算能力和應對能力,所以說對于林博士的評價,我其實是沒有資格的。”
“如果一定讓我說的話,那就是林博士絕對是我們華國千年難遇的天才式人物,有這樣一個人帶領我們的國家前進,我們這些老家伙真的就是死而無憾了。”
聽到這樣一番評價,此時的記者顯得略微有些激動。
要知道南老可是享有盛名的中科院院士,他本身的成就絕對可以載入史冊,但是就是這樣一位華國偉大的科學家,竟然對林清風有如此高的評價,這簡直是讓人有些難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