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謙,這奉先勇武比我強了不知道多少,奈何膝下無子,想要收一二義子傳其武藝,我看你家二郎平日里最是喜歡習武,不如就來見見奉先。”
張遼越說越覺得自己說的不對。
但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哪里說的不對。
如果說這韓家還有點實力,那么他是斷不敢來此的,但是他韓家早已破落,只是留一個名而已,而且家中三子,飯都吃不飽了。
他這才專門過來的照顧韓家。
最少,他們家的老二成了呂布的干兒子,那么肯定是不會受餓的,而且以呂布的仁義,必然還會照拂一下韓家其他人。
但是當韓子謙開口之后,張遼就知道自己哪里說錯了。
“呂將軍看你年齡不大,如果努力,生個兒子亦不是難事,如何要尋義子傳授武藝。”對習武當兵的都稱將軍,這樣對方愛聽,自己也說不錯話。
“韓先生有所不知,布與發妻多年,只有一女,如今天下不穩,布欲親自教導幾名義子,傳我武藝,報效國家。”
呂布實話實說,但是很明顯的看到了對方不怎么信的表情。
可能是內心中的那一股比別人強的傲氣還在堅持著。
張遼看到了這人都這樣了還堅持世俗成見,于是說道:“子謙,我張文遠可不會欺騙你,這奉先武力絕對不是池中物,讓你家二郎跟著定然會讓你欣慰的一天,難道你就不想讓你韓家再次崛起嗎?”
“文遠,你說的都對,但是我韓家幾百年的歲月,可未曾出現……”
“韓先生,你先不要著急,我呂布雖然收義子,但是并不會強制改姓,不會讓他不敬自己父母,所以他還是會姓韓,這一點請放心。”
呂布很想說,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成為我呂布的干兒子。
如果忠誠值達不到滿值,呂布是不會收的。
但是看著張遼的面,呂布沒有這樣說。
好在這個韓子謙聽到了呂布這么說之后,終于是放下了心中的堅持,于是說道:“既然有文遠作保,這件事也可細說,不如先進屋里,然后等我叫人把三子喊回來。”
家貧子早立。
三個兒子都出門做工賺點每日錢糧。
韓家三子聽到自己老父讓人喊他們回家。
于是就都回來,而呂布則是已經喝了一杯苦茶了。
這就是破落世家和平民的差距。
就是再窮,一口茶是一直有的,有了茶也就好招待人不然總不能夠倒一碗水吧。
“父親!”
“叔!”
“客人!”
三子雖然在外受苦幫工,但是家教甚好。
于是回到家里,首先見過了親爹,然后見了熟人張遼,最后才見呂布。
這也合規矩,呂布很滿意這樣的禮貌客氣。
韓子謙三子,長子韓裘十七歲,次子韓威十三歲,三子韓寧十一歲。
“吾兒回來,為父是有事與你們商議,這位乃是上郡呂司馬,以三百騎破匈奴一百人者,同時在增援云中時,云中太守夜宴時一人擊敗所有各郡領兵之將,太守親賜我大漢猛將。”
“今呂司馬來我韓家,是打算收一義子,從此以后跟在身邊,學的武藝,報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