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我這位朋友武力可比我強了不知道多少。”
張遼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讓呂布收了韓威,因為他了解韓威,從小就喜歡舞刀弄棒的想要當大將軍,因為兩家相熟,所以也找自己學過一二。
如今有人想要教導,這韓二郎有底子,張遼覺得韓威是完全的沒有任何的問題的。
韓家的三子在這個時候都非常恭順,沒有多說話只等著自己父親的意思。
畢竟孝在大漢是國策。
呂布沒有說話,自然有人會推銷自己,所以他就一直的看著武兵錄。
武兵錄中提到了韓家的三子只要愿意成為自己的義子,那么都可以對自己忠誠值到一百。
而且每一個人達到一百的要求非常的簡單,那就是要時時孝順老父,讓老父跟在身邊。
呂布看到這,又想到了之前談話的時候,韓子謙說過自己三個兒子的情況。
雖然家道中落,但是該有的教育還是一直的有的。再苦不能苦教育,對于這些世家來說也是非常重視的。
所以三個兒子他自己都親自教導過,三個兒子都已經習武學文。
君子六藝,每一樣都會學習。
不過對自己的兒子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有一樣擅長,那么就注重擅長的一項,就可以了。
如此老大韓裘能文能武,老二韓威習武,老三韓寧喜讀書。
呂布看著三人,然后對著韓子謙說道:“不知韓先生愿不愿意到上郡一行。”
呂布這話一出,這韓子謙也是眼皮子微跳,在剛才他也是因為張遼的面子,所以并沒有完全的拒絕。
但是自己的兒子們是一個什么樣的心態他是非常清楚的。
如此,自己的兒子們肯定是不愿意的。
可是有一點就是自己如果跟在三子的身邊,那么三子拜人當干爹也就基本上成了。
還有一點就是,在這馬邑縣,韓家已經是多少代都沒有被人舉薦過了,所以想要晉升基本上是被完全的限制了。
如此也只能是離開這里,但是祖宗家業在這里,他是真的不甘心。
張遼沒有想到呂布會這么的問,這一下也是讓張遼感覺到恍然大悟。
因為這絕對是一條好辦法。
“此處乃是我韓家祖地,我是萬不敢離開此處的。”
韓子謙不想,不甘心就這樣灰溜溜的離開這韓家生活了幾百年之地,但是又想要讓韓家振興起來。
如此有時候也是必須要抉擇的。
“父親,叔武藝在雁門已是無人能及,將來必然會名傳天下,如今呂司馬武藝更在叔之上,心中亦有韜略,雖然看似在收義子,卻也可以看做是在為其謀劃班底,因為身邊有信得過的人,才能夠展望天下。”
說話的是三子韓寧。
此刻的他已經是想通了很多的東西。
一個上郡的人專門跑出來找人當自己的干兒子。
而且還拉著同樣有名望的人作保,這其中的關系他已經是猜測到一二。
呂布突然聽到這韓寧如此聰慧,看著他一點也不避諱的點頭,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