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寫到這里,宋退之頓了一頓,又繼續往下寫到:
文擂之后,方氏之婿禮部主事呂大智公然發難,質問小師弟得浩然正氣之事。弟子欲殺呂大智,為顏百川所阻。
小師弟于正大光明法陣之中,傳道天下。
其言凡書中所寫之武學、之功法,俱都存在,以讀書誕生之紅塵氣輔之……
其言紅塵之人,人人可學,人人可練……
其言欲讓眾生人人如龍!
其言此道,曰武!
此時落筆寫下此等文字,弟子猶自心顫不已。
弟子猶記恩師派遣弟子出竹林看顧小師弟時,曾告知弟子,小師弟之通天路,與眾生有關,卻不想是如此震撼。
弟子無能,原本按恩師計劃,小師弟理應在九千里通天路、或至少六千里通天路時才讓其道為天下人所知,是弟子慫恿小師弟暢快直言,請恩師責罰。
以小師弟之道來看,與道門無涉,但是無論妖、蠻,俱起殺心!
且三番兩次為難小師弟之呂大智,雖然被司馬巔以遺臭萬年詛咒,卻是方氏之婿。方氏與我竹林前仇未消,因為文心之事又添新怨。
但恩師曾言,三千里通天路至六千里,六千里通天路至九千里,都有一道天門阻攔。如要開通天路,必先推開天門。可若想推開天門,必不能閉門造車,需去這世間走一遭。
如今妖、蠻為敵,人族其心各異。
該當如何處之,還望恩師示下。
隨信附上小師弟新作《笑傲江湖》曲譜、《滄海一聲笑》詞曲、《笑傲江湖》全本,俱為小師弟原作。
盼復。
弟子退之,頓首再拜!
……
而此時此刻,陳洛也在奮筆疾書。
今日在文擂上裝了波大逼,反正《笑傲江湖》還剩下最后三章,他打算一次性全部放送得了。
怎么說柳祖打賞了一個看上去很厲害但暫時不知道有什么用的柳葉;文相和四師兄當著天下人的面也成了自己的粉絲……不是,是靠山!
加個更不過分吧!
一次性完本,讓你們再喊文人之恥!
當然了,之所以這么大氣,還不是因為有存稿!
《多情劍客無情劍》!
他此時此刻,正在書寫這部古龍名篇。
這本書說的是原本“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中的小李探花李尋歡因為被同僚狀告“結交匪類”而辭官歸去,投身江湖,更因為義氣,將自己的未婚妻林詩音讓給了義兄龍嘯云。
嗯……送女文,還好是在這個世界,還好古龍大大是寫在那個時代。
不然得被噴死。
十多年后,李尋歡重回故鄉,和“飛劍客”阿飛相識,卷入“梅花盜”一案,幾番周折,雖然水落石出,卻又卷入了林仙兒、龍嘯云、上官金虹等人的江湖爭斗之中,最終殺死上官金虹,與孫小紅結伴,再度隱退江湖……
雖然都是寫江湖,但是金庸和古龍卻是截然不同的風格。金庸老爺子寫江湖,透著“離合之情、興亡之感”,對武學描繪上升到了道理的層次,以氣為體,以招為用。
而古龍大大,卻更多寫在了“人性”的交鋒,說起武斗場面,往往一通氛圍之后,一招分勝負。
有人開玩笑,說金庸江湖的比武,是“對三”,“對六”,“對十”,“對A”,“炸彈”,“王炸”!
而古龍江湖的比武:“對三”、“一條龍”、“王炸”!
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古龍小說里的武學該怎么領悟呢?
比如“小李飛刀”,他可是饞了好久的……
算了,先寫出來,反正別人領悟他就解鎖了。
……
“世上大多煩惱,豈非就是因為笑得太少?”
“笑,就像是花露,不但能令自己芬芳,也能令別人快樂。”
“你若能令別人笑一笑,縱然做做愚蠢的事又何妨?”
從得到這本書的時候,陳洛就開始抽空寫了。《多情》比《笑傲》的字數要少大約三分之一,今日正好寫完。
當陳洛最后一個字落下,不出意外,書房中平地起風,所有的文稿漂浮起來,那文稿上的雅文文字閃爍金光,從紙上脫離,匯聚成了一個圓圈,而一道影子緩緩地從圓圈的另一側顯現出來。
《多情劍客無情劍》的書靈!
陳洛心中極為期待:說不定是一柄飛刀!
很快隱隱逐漸散去,露出一卷竹卷,而竹卷上,有一個只有拳頭大小的老頭正在呼呼大睡。
“這是啥玩意兒?”
陳洛朝那書卷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