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收割票房后讓國內的一些影視公司在反思了,或許在東亞東南亞收割票房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難啊,對電影的要求也沒有那么高啊。
這讓很多的制作公司重新審視起這個剛打開的亞洲市場來,甚至還召開了幾次的研討會。
當然,這樣的研討會尹子雄是沒空去參加的,讓高時中去了。
尹子雄得趕緊回劇組拍戲啊,要不然擔心10月底之前拍不完了,因為11月他要去加拿大拍《荒野獵人》去了。
盡管如此,他還是在剛到劇組的酒店門口被記者給堵住了。
“尹導,《綠皮書》在美上映了,反響非常好,評分很高,甚至被認為是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有力競爭者,請問你是如何既能拍出《綠皮書》這么藝術價值高,又能拍出《極限職業》純圈錢的電影的?”
“什么叫純圈錢的電影?這是商業電影,市場有這樣的需求你的電影才能有好票房。難道你可以隨便拍個電影,然后告訴觀眾我這個電影純圈錢啊,大家快來貢獻票房吧,你就能圈到錢了?”
本來尹子雄被很多人說他的《極限職業》過商業,很失敗這樣的論調讓尹子雄很不舒服了。現在還要給這部片子冠上一個純圈錢的名頭,他怎么能忍?
雖不說直接懟回去吧,但極力反駁總是要有的吧。
“呃,那尹導,《極限職類》高票房的秘訣是什么?”
“把喜劇做得純粹一點,這就是《極限職業》的核心。當年的香港喜劇電影,你要問他們的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他們只會告訴你他們在變著花樣逗樂觀眾。這就是喜劇電影的本質。”
“《綠皮書》10月17亞洲上映,你預測票房會超過《極限職業》嗎?”
“怎么可能?一個純商業電影,一個是商業藝術電影,兩種不同的類型市場表現肯定會不一樣的。”
“那也就是說哪怕藝術電影頂著商業的核也是干不過純商業電影的?藝術術電影真的就是低票房的門類了嗎?”
“怎么又扯這個問題了?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不用我回答,市場已經回答了很多回了。”
“好了,我還正在拍戲,采訪就到此為止吧。”
其實放這些記者過來也是高時中與尹子雄商量的故意為之,一是繼續增強一下《極限職業》的熱度,二是為《綠皮書》上映預告一下。
從10月3號一直到10月16號近半個月的時間,尹子雄必須要把《頭號玩家》拍攝部分的戲份完成四分之三,最遲10月25號左右他就得去加拿大。
也就是10月24號之前必須得殺青。
幸好這一周郭帆拍得也不差,郭帆畢竟也是獨立導過兩部電影的導演,況且他接手拍的都不是成什么重場戲,都是一些不怎么重要的戲。
所以,拍攝進度不受影響。
尹子雄回到劇組酒店并沒有第一時間去現場,而是去了DIT機房看了一下這一周的拍攝素材,雖然他知道郭帆拍這點戲不會出問題,但還是要檢查一下的,這是流程。
電影是一個細致的工作,半點馬虎不得,一旦馬虎了那就會導致上千萬甚至數億的投資打水漂的。
看完素材,沒有問題,于是便去了攝影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