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有道理的話,這里面幾人對錢好像都不怎么看重,要不然以他們的能量可以賺比現在更多的錢。
兩周之后,轉移陣地,去了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最后會在羅馬殺青。早前按照尹子雄計劃,是羅馬殺青之后回中國拍戲的,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嘛。
事實上尹子雄在蒙特利爾才拍了三天的戲,他就收到了《時代周刊》寄來的雜志。
嗯,照片很帥,采訪也中規中矩,沒有添油加醋,尹子雄掃了一眼就把雜志給丟一邊了。
但最新《時代周刊》卻在電影圈發了酵,起了風。
各地的輿論關注點不一樣,比如美國的輿論就關注著尹子雄關于中美民眾對政治關注度不一致的看法,以及關注電影未來發展的看法。
關注尹子雄對于政治方面的有少部些人甚至認為尹子雄切中了美國政治的要害,真正的民生沒人關注全在關心那些不著實際的權力。
其實反對尹子雄的人也不多,因為尹子雄的言論并不能讓整個美國引起大反思,毛毛雨而已,美國每天有多少學者、政客發表著各種言論以求來吸引人們的眼睛,撈取自己的政治利益?
所以,他們也習慣了。
但這篇采訪在國內與亞洲范圍還是引起一定的討論的,比如很多人第一時間去看了《蜀山傳》,也有一些敏銳的商人開始在網上大肆的購買仙俠小說的版權,結果這些商人卻發現好的基本上被世紀光影買走了。
當然也有記者去采訪徐克,才一天網上就曝出了徐克的采訪稿。
“徐克導演,尹子雄導演在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極力吹捧你的《蜀山傳》,說《蜀山傳》滿足了仙俠電影的所有要素。請問你怎么看?中國的仙俠電影真的能成為一個新的電影門類嗎?”
“那篇報道我看了,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了不得,能夠結合大勢來分析問題。他說得沒錯,當初我拍《蜀山傳》確實是出于開拓新門類的想法的,我感覺到了中國的武俠電影走到了一個瓶勁,而且功夫片雷同的太多了。”
“在那種情況下,我覺得武俠的上一層是仙俠,于是我就寫了《蜀山傳》這個劇本,然后說服了投資人們來拍這部電影。可惜的是,這部電影并沒有達到預期。”徐克無不遺憾的回答,看他唏噓的樣子,往事不堪回憶啊。
“尹子雄導演他說他會拍仙俠電影,像你這個仙俠電影之父會重操舊業拍仙俠片嗎?”
“嗯,現在不清楚,應該會吧。現在還不知道,等有了合適的故事與想法自然而然的就會去拍。”
……
然后就是徐克關于仙俠電影的一系列的回答,徐克其實也沒有確定要不要拍仙俠片。
然而網上的網友卻討論得很興奮,覺得仙俠電影將會是中國繼功夫片之后開辟的第二個門類電影,然后討論哪部仙俠小說適合拍成電影。
這一下子火了起點的仙俠小說,讀者紛紛來支持、爭論,其中呼聲最高的是《誅仙》!
雖然網上討論聲大,但是卻沒有一個影視公司透露出什么要立項或預計要拍仙俠電影的。
這跟尹子雄想的一模一樣,沒有成功的案例誰敢玩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