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整齊,但各個都很服氣的聲音在實驗室內響起,譚德潔點了點頭道:“懂了就行,我先走了,你們收拾一下就一起去聚個餐慶祝一下吧。”
等到譚院士從實驗室離開,氣氛終于輕松了些。
老徐開口問道:“那個,咱們是不是該問問寧總要不要一起來吃頓飯?”
其實寧為放棄一作身份,對項目組來說,受益最大的還是張研成。畢竟這個項目跟他能否順利畢業息息相關。而對于其他人來說,并不算一件好事情,如果照著譚導的意見,論文作者一下插兩個人進來,大家的排序都要挨號往后排,比如老徐本來能混個二作的,這下可能是三作甚至四作了。
但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別看老徐脫發嚴重,但實際上他比張研成還晚一年考入譚院士的博士,這次因為項目比較重要,所以專門把他調過來一起負責這個項目,但等張研成畢業之后,老徐也要開始考慮自己的博士畢業問題了。
生化環材為啥被稱為天坑專業?不就是因為論文跟實驗室成果息息相關,必須得天天泡在實驗室里反復試驗,做出來可復現的成果,這樣發表的論文才能被同行們認可,從而達到發表標準。
現在有這么個大佬輕輕松松隨便指點一下,就能讓大大加快實驗進度,老徐當然是希望能跟寧為多攀攀交情的,這樣等到他主持下個項目的時候,萬一遇到什么極難克服的困難,想找寧為幫忙的時候,也更好說話不是?
所以即便明知道這次聚會真把寧為請來了,只會讓這頓慶祝宴氣氛更壓抑,但老徐還是忍不住提了句。
“這個的確是應該的,不過都這個點了,寧總大概已經吃完飯了吧?我微信上問一句吧。”說著張研成拿出手機發了條消息給寧為。
等他們收拾完實驗室,寧為也回了消息:“謝謝張哥,我已經吃過了,就不過去了,你們去慶祝吧。”
“哎……”張研成嘆了口氣,然后把微信上的回復給老徐看了眼:“寧總吃過了,還是咱們自己去吧。那啥,以后大家在學校里看到寧總了,都記得主動問聲好,在過兩年我估計你們就算想跟寧總見一面,都難咯。”
眾人無語。
“其實現在想想我還是挺希望寧總來跟我們講講其中的數學原理的。他早上來的時候好像還說要給我們講來著,結果材料退火的后就走了,哎,如果掌握了寧總的數學方法,說不定真有提高呢。”小潘有些懊惱的說道。
“想多了啊,小潘!”
張研成拍了拍這位項目組小弟弟的肩膀,然后說道:“燕北大學從來不拒絕學生跨專業聽課的,大家這方面的積極性也很高,相信你讀本科的時候也有過跨專業聽課的經歷吧,你不妨去打聽下,學校幾萬本科生,有幾個人沒事會連續跨專業跑去數院聽課的?”
“這……”小潘有些發愣,好像是沒聽說誰喜歡去數院蹭課的。
“沒什么這啊那的,他們學的那玩意兒你根本聽不懂啊!別說跨專業去數院聽課,就是那些數院本專業的,從頭到尾不漏一節課能不能聽懂都兩說!你沒系統學習過的東西,只聽人家隨便講一遍就能聽懂,那資質也不用來學材料了,數學、物理歡迎你!我跟你說,數院那地方就是普通高智商進去了都會覺得自己可能是傻逼的地方,這可半點不夸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