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樣,我問你啊,你們律所去年一整年營收大概多少?”嚴明問道。
“大概五個億吧,怎么?”陳國本答道。
“那你們還要加油啊,我記得之前聽誰說來著,去年咱們華夏排名前五的律所營收都破二十五億了,算了不談這個,別的我不方便多說,就這么跟你說吧,今年光是我們華為已經跟即將幫寧總繳納的稅款大概就是你們去年營收的三倍還多了,而且我們完全可以被寧總提供完全合理合法的納稅方案,這樣光今年起碼就能省七、八個億的稅,也直接被寧總拒絕了,要求我們必須全額納稅,錢直接打他個人賬戶上,所以你覺得他會因為百來萬的研發資金而破功嗎?”
嚴明的話直接讓陳國本呆住了。
今年一年寧為就要繳納十六、七億的稅?那起碼也得賺二、三十個億啊!這特么的……一個學生創造的利潤跟繳納的稅款直接吊打股市上無數公司?這聽起來就有點天方夜譚了。
這特么哪里是個數學博士?這明明是個行走的印鈔機啊!
下意識的咽了口口水,陳國本驚異的問道:“不是吧,嚴總?個人一年賺幾十億?這特么怎么做到的?”
“就一個湍流算法的專利授權還不夠?”嚴明答道。
“湍流算法?這個算法不是寧為跟江大那邊實驗室合作做出來的嗎?學校那邊竟然能讓學生獨享收益?”
陳國本立刻找到了漏洞,在嚴明把寧為介紹給他之前,他專門了解過寧為的經歷。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只能說時也命也吧,我也打聽過這事,簡單來說就是當時寧為提出這個項目的確是在江大實驗室里做的,但當時這個項目學校那邊沒人看好,所以既沒有撥款也沒簽協議,只是讓寧為使用實驗室設備,調了幾個人去幫忙。”
“結果你猜怎么著?去幫忙的幾個人每天還在混日子,寧總一個人就把湍流算法給設計出來了,寫完之后人家順手就把專利權給申請了,等實驗室那邊反應過來的時候,專利已經在寧為自己手上了。所以雖然發論文、申請著作權的時候加上了實驗室,但主要受益者還是他個人的,懂了?”
聽了這話陳國本著實忍不住了,說道:“學校負責實驗室的是個傻子么?湍流算法這種技術立項的時候難道看不出其中的價值?”
“哈哈,老陳啊,你這就是典型的馬后炮了。能負責一個大型實驗室的院士怎么可能傻?我問你,如果你是學校的教授,一個本科生突然上報一個明顯難度極大的項目,你會不會直接拍板申請本就有限的研發資金投給他?怕是也不能夠吧?盤子就那么點菜,盯著的人多了了!”
“而且人家心眼已經夠多了,安排了人在項目組里,如果看到項目有成功的希望在投錢簽約是不是更保險?只是沒人想到寧總一個人大概就用了個把月就把項目獨立給做出來了而已。換了你去也只能干瞪眼!”
陳國本覺得自己無話可說了,如果不是對面嚴總華為高管的身份,他真的懷疑自己聽的只是故事,但鑒于對面知情人的身份,那故事便自動升級為了傳奇,只能讓人感慨:“那我沒啥好說的了,牛!只是當初安排進實驗室盯著寧為的那家伙,怕是接下來在實驗室里日子不好過了。”
“哈哈……老陳啊,你又膚淺了啊!那人現在抱上寧總的腿了,現在日子好得很,前些日子我還跟那位的導師談起那人,他的導師都在嫉妒那人的好運氣。行了,這事我知道了。老陳,你盡管幫寧為處理他的案子,絕對不會讓你吃虧的,律師費、咨詢費這塊回頭集團跟你結算。我就不跟你多說了,謝謝你告訴我這事,我也會繼續跟進的,指不準回頭我們也要發微博聲援一下。順便讓財務那邊加加班,早點把上個財季的稅給報了!”
說完嚴明掛了電話,這通電話也讓陳國本信心十足,既然雇主牛到如此程度,他之前的想法可以暫時都作廢了。尤其是現在寧為選擇了自爆之后,接下來他只要配合寧為把事炒作得更熱鬧就夠了。
網上有些人是真賤吶,招惹誰不好,招惹一個年收入幾十億納稅還不鉆半點空子的科學家,就寧為在微博里說的那樣,他是真有足夠的能力證明那票人都特么是群24K純傻逼!
……
寧為這通自爆第一時間注意到的當然不止陳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