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讀到研究生跟博士的絕大部分都是對自己未來有清晰認知的,換個方向多讀兩年,換個更好的前程自然是最具性價比的,但在網上發發牢騷各種吐槽是必然的。至于那些在職的或者相關項目正在申請中的那就更慘了,吐槽自然也更狠。真的,就那種學了好久的知識,發現未來可能沒啥大用的感覺,真的很讓人崩潰。
這些吐槽其實寧為看到了很多,但已經沒啥太多感觸。換句話說,網絡上這些吐槽已經完全激不起他的心緒,背地里洋洋得意的情緒都沒多少。現在能讓他感覺興奮的,大概也就是看看那些大佬們的表情了。
所以接下來的任務很重,好在這次還多了幾位工程師的幫忙,只要大家都肯努力的話,時間上應該也來得及。畢竟三月早早的已經把圖紙都準備好了,設備主體其實沒多大變動,就是有幾個關鍵的零部件需要替換,這需要熟練的人拆裝機械。零件的更換到是不麻煩,最主要的還是接下來的設備重新調試,這塊主要看運氣。
運氣好,很快能調試成功,運氣不好可能就要花些時間了。
不過好在有三月,可以將試車過程壓縮到最短,這塊到是能節約不少時間。
很快寧為趕到了華夏前沿人工智能研發中心內,盧工已經提前在實驗室內帶著廠家來的工程師跟技術人員們等著他了。寧為也沒浪費時間,簡單的寒暄之后,便帶著幾個工程師開始折騰。
本就是個很繁瑣的工作,畢竟跟拆其他東西不太一樣,好在寧為直接調出了三月給出的圖紙,這些工程人員帶來的各種零配件不但有富余,而且從精度上說也的確是達到了標準,在加上廠家派來的工程師跟技術人員都屬于正兒八經的骨干成員,大家動手能力都很強。
就這樣,幾個人連續忙活了大概十七、八個小時,設備終于按照三月給出的圖紙將設備零部件都安裝到位。
其實這效率大大超出了寧為的預料,本來他以為應該也就是三、五個小時能完成的工作,當然這還真不能怪這些廠家的工程師跟技術人員不給力,純粹是因為作為一位理科生,寧為把整個工程想象的太簡單了。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動嘴容易,動手難。
即便只是簡單的裝配零件,但在高精度的要求下,總能蹦出些小麻煩。需要工程師現場解決,甚至中間還動用過一次三月,才能在最快時間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至于寧為之前預計的三、五個小時完成拆裝過程,也就好在沒直接說出來,不然可能直接招來工程狗的現場PK。
真的,理科跟工科有區別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就好像研究理論跟搞應用的區別。數學家跟物理理論學家已經從理論上證明了高維度空間的存在,但對于那些每天泡在實驗室在更高端的CERN研究中心工作的那些物理學家來說,想要找到高維空間存在的直接證據,又或者直接觀測到高維空間還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也是寧為跟這些工程師的區別,動手能力其實不太強,但動腦能力很強。顯而易見的是,動腦顯然比動手要更快捷。不過這塊寧為決定用三月來彌補,現在也就是配套實驗室還沒建起來,現在無塵室操作臺上的機械臂也就只能勉強使用。
等到配套實驗室都竣工,那些高精度數字機床全部調試到位,并可以使用之后,寧為便準備按照三月給的構圖,幫三月把更可靠更精密的智能機械臂給做出來。那個時候就真不用人工這么忙碌了,只要做好支架,直接讓三月操作,那個時候他就可以心安理的在旁邊為自己培養的小閨女加油。
當然動手幫不上忙也有好處,工程師忙碌的間隙,寧為還能美美的睡上了一覺。所以等到開始進行調試的時候,寧為的精神頭非常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