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已經具備了性格特征的智能程序如果一定要撐起一個大型網絡游戲的NPC重任,又會消耗太多的算力,這本就跟三月的定位不符。
這也是寧為在提交給三月智能期刊中那篇論文涉及到的一些問題。
要豐富未來的元宇宙,肯定是需要許多人工智能程序存在于人為構建的虛擬社會之中的,這涉及到一個人社會性的問題。如果元宇宙真的誕生,吸引人們進入元宇宙休閑,是需要虛擬世界比現實世界有更強的吸引力,這就要讓許多虛擬世界中的低端服務行業由虛擬人格也就是智能NPC所替代。
另外還有智慧家庭,自動駕駛,自動化機器人生產線,以及各種未來的智能化可穿戴設備,乃至于未來的類人機器人技術……
未來程序員都可以按照這一理論開發出特定的人工智能程序來完成產品的智能體現,同時也能通過程序員不同的構思,體現出各自產品的差異性。
所以寧為不止打算建立出理論框架,還希望能夠開發出一個基礎的智能程序開發環境,并制定相應的接口標準。
這個任務完成之后,他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也差不多圓滿了,可以將注意力放到其他方向了。
當然再次著手構建全新的理論,難度自然是極大的。
不過早已經習慣了的寧為其實并不覺得有什么難的……
只是有一點,寧為懷疑當他將整套理論體系構建成功之后,可能大概也許燕北大學又要多一個為班了吧?畢竟華清那邊好像就是這么玩的。
至于利用三月的翻譯能力搭建一個論文翻譯平臺這種事,寧為只是打了個電話給嚴明,這種沒什么技術含量的事情交給朋友就行了。
這個平臺搭建成功之后,后臺服務器就直接掛在三月期刊的官網上,多少能起到一些宣傳效果。
至于三月那篇關于NS方程的論文,寧為就更不關心了。
那不是他的研究方向,話說他都已經選好了投遞的期刊了,審稿不是該交給其他專家嗎?
……
寧為沒有在關心三月那篇論文,這實際上是加大了田言真跟魯東義的工作量,原因自然是三月那些輕易可得……
實際上關于偏微分方向的論文,隨隨便便就能水到上百頁。
原因就是那些極為復雜且冗長的計算過程,這本該是機器長項的部分,基本上都被三月一個輕易可得省去了。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因為對于機器來說,這些大概是真的輕易可得吧,但對于審稿人來說,這其實是件很糾結的事情,因為不動筆計算一遍,很難就判定這定理或者引理就是對的。
所以為了這些輕易可得內容,田言真跟魯東義大概沒日沒夜的忙碌了近十天,之前三月給寧為八十多頁的論文內容也直接被擴充到了兩百八十多頁。
這還是雖然三月輕易可得比較多,但是關鍵思路跟證明過程其實很完整的情況下。
如果中間有思路不完整,估么著這么點時間,根本不可能完成這個浩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