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把關系都拉好,混個臉熟,這樣等到高考成績出來,基本上全省前十名還未簽約的考生,大概率是沒有自己來填寫志愿的資格了,燕北跟華清的招生小哥哥、小姐姐們都死死的盯著呢,甚至有些人自己還不知道成績的時候就已經被接到了酒店里,有專門的小哥哥小姐姐陪著談人生,談理想,根據你的愛好陪你下棋,玩狼人殺,甚至直接幫你買張高鐵票,被“押送”到燕北或者華清的校園里,讓你提前體驗美好的大學校園……
除此之外,甚至暑假還有人免費帶你去旅游,體驗不一樣的人生,總之,只要學習成績足夠好,名牌大學招生辦搶人的招術只有普通人想不到,沒有人家做不到的。
現在拿到了寧為的視頻之后,燕北大學招生辦的老師們,尤其是那些負責理學方面的老師們底氣更壯了。
真的,如果說寧為對著鏡頭把吹牛逼的話已經說到十分的話,私下里招生老生絕對不介意把這種吹捧自己,貶低另一家的話再乘以個十倍。
陳典誠大概就是其中之一,作為明珠中學今年畢業生中最為耀眼的存在,他也是周邊同學家長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比如初一開始他就已經在數學競賽中嶄露頭角,初二直接參加了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并以前五十名的好成績順利入選到了華夏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人家還在初三準備中考的時候,他已經成功入選國家隊開始集訓,同時自己開始自學大學數學課程。雖然初三那年他并沒有被國家隊選中,成為那六名代表華夏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學子,但真不完全是他不夠優秀,畢竟他還是初中生,還有機會。
就這樣,高一的時候其實華清跟燕北大學都已經開始給他投遞橄欖枝,比如如果他點頭就能進入華清丘老新領軍計劃預科班,選擇本碩博連讀,又或者選擇燕北大學博雅計劃進入燕北大學數學院。
但學習好的孩子無疑更有主見,他沒有選擇跟兩家高等院校簽合同,而是選擇了在高中階段想明白自己真正喜歡的方向,他沒有將視角一直盯在數學上,甚至沒有再報名參加數學競賽,開始將目光投向計算機,大部分時間開始自學,并參加了谷歌全球編程挑戰賽,順利拿到了一萬美元的獎金。
順手還參加了一個國內的科創杯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以個人身份參賽那了一個一等獎。更可怕的是,高中生參賽本可以是有一位導師的,但是陳典誠就硬是一個人參加,然后拿了獎。編程、論文,都是個人獨立完成。
就這樣一個學生履歷放到寧為面前,寧為大概都得拜服。畢竟他讀高中的時候真沒這么優秀。
陳典誠本來高三定下目標是直接申請MIT,為此他之前還專門報名了MITBattlecode。這個麻省理工舉辦的競賽如果拿了獎,申請的時候會有加分,這樣可以彌補他其他方面的一些不足。
只是很不巧的是,競賽開始的時候他恰好生了場病,這也讓這位別人家的孩子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跟MIT沒啥緣分,所以一直很猶豫到底應該怎么規劃自己的未來。
其實他也想過要不就入讀燕北大學或者華清大學,不過想到這樣白白浪費了兩年又覺得有些不甘心。畢竟他本來24歲就能博士畢業的……
當然他被燕北跟華清的招生老師盯上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負責明珠這塊地的招生老師拿到了寧為為今年寧班招生的視頻之后,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么個人,于是在自習課上,陳典誠便被班主任叫到了辦公室里跟燕北大學的招生老師見面。
本來陳典誠以為又是老套路,但沒想到的是,這次侯老師沒跟他開口就說燕北大學的誠意在哪,而是直接拿出手機遞了過去:“陳同學啊,你看看,這是我們燕北大學的寧為教授對寧班學生的寄語,你看了之后要是對我們即將成立的寧班也沒什么興趣,我就一個字廢話都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