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計劃是分三個檔次,第一檔是班上前十名的同學,學期末成績出來后有十萬元獎勵;第二檔,從第十一名到第二十五名,每學期八萬元獎勵;第三檔,二十六名之后每學期五萬元獎勵。換句話說,如果寧班能保持在前十名,四年下來總計能拿到八十萬元的獎學金。而且寧班特別獎學金跟學校其他獎學金并不沖突。”
“除此之外,寧班優秀學員寒、暑假都有在我們的核心人工智能實驗室工作學習的機會,這個機會非常難得。這么說吧,包括剛剛加入到我們團隊的助教,來自于哈佛高等研究院的露西·羅恩教授,目前也沒資格去觀摩我們的實驗室。哪怕是在伯克利,也沒有這種機會,因為大家都知道強人工智能技術目前只掌握在我們的華夏前沿人工智能實驗室手中。起碼目前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哪家高校或者研究機構公布能跟我們作為對手的技術。”
“天啊,寧教授,真的太可惜了,您說得這些條件讓我都想到寧班學習了。那么第一期寧班打算招多少人呢?”
“我們預計是招40人,另外還有五個浮動名額,視報考生源情況而定。當然,如果40人招不滿的話,也不會強求。但是在這之前我還是要跟大家說一下,在寧班想順利畢業是有極大難度的。這么說吧,四年后這四十人中能有二十人順利畢業,對于寧班的教授們來說,就已經達標,如果這個數字能達到二十五人,那就是大勝利!”
“畢竟我們不是為了培養普通人才設立的這個班,寧班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成為真正能影響世界影響未來的大科學家。嗯,這個目標可能空泛了些,這么說吧,我的目標是四年后寧班在世界范圍內的認可度達到這樣一種境地,就是哪怕只在寧班呆了半年就被淘汰,畢業后只要把自己有在寧班學習的經歷寫在簡歷上,那些世界前五十強科技公司也會爭搶那種。”
……
視頻拍攝的很順利,寧為的發言一如既往的沒讓人失望,尤其是對寧班的宣傳。這其中也充斥著濃郁的寧為風格。從寧班的立意上,就已經跟其他院校所有類似的特別班都做了切割。其實重點命題就是一個,寧班就是未來世界第一班,不接受反駁那種。
如果換了位教授,哪怕寧為的導師田言真來說這些話,估么著都會招致一堆的批評跟嘲笑。畢竟這牛逼吹得有些大了,顯得不自量力。因為哪怕是田言真,也不敢說自己的學術水平,能排在世界同類研究的前十名。
但是寧為在鏡頭前這么說話還真就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他是真有資格對著全世界喊話,沒人比他更懂強人工智能的數學理論,而且他說出這番話后,除了民科,大概沒有正兒八經研究人工智能的大佬們敢跳出來反駁。道理很簡單,因為科學有兩個最為重要的特性,一是可預見性,二是可證偽性。
要向大眾證明自己比寧為更強,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展示出智能水平超過三月的程序,或者硬、軟件結合體。這種技術拿出來之前,寫再多論文,用再多高深的術語來展現的博學對于大眾而言都是毫無意義的。
當然這里還是要把民科排除在外,畢竟民科們大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超能力三個字就能用來解釋如何用煮熟的雞蛋孵化出小雞來,中間可以省略大概百萬字的科學分析論證過程,堪稱無敵。
但好在這些給寧為拍攝的這些招生宣傳視頻,跟民科們沒啥關系。事實上,民科們也很難培養出入得了燕北大學招生老師法眼的學子們。
所以在拿到這些寶貴的招生宣傳視頻之后,燕北大學的招生老師們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動作。
此時距離新一年的高考已經不足兩個月,但對于燕北大學這樣的華夏超級學府來說,招生的工作早早已經開始,甚至可以這么說,絕大部分有資格能進寧班學習的學生,其實已經不太需要高考來進行成色檢驗,都是很早就已經落入到各個省份招生老師法眼的那一小撮優秀學生。
現在要發力攻克的就是那一小撮表現極為優秀,但還在猶豫中,并沒有跟任何一家院校簽訂合同的那批優秀學生。這其中既包括了一部分競賽生,也不包括了早早已經展露天賦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