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宗四年農歷八月十六,諸事皆宜,由于中秋剛過,街道的燈籠還掛著,孩童們三五成群的嬉笑打鬧,人們還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就連穿著破舊的人臉上都是堆滿了笑臉,大家都不約而同的看向同一個地方。
從南門街的街頭起,便看到了穿著喜服的隊伍浩浩蕩蕩的走來,隱秘在人群后面的兩個人注視著這一切,其中有一人帶著面具看不出表情,但透過面具,便看到那雙眼睛冷得如深冬的雪。
由于隊伍太長,兩人看了一會還沒見到轎子,那面具男眼神又多了點不耐煩,一旁沒有帶面具的年輕人朝這個面具男揖了手后,轉身去了茶館,不一會兒又再次回到面具男身邊,拱拱手說道:“爺,里面請”
兩人來到茶館的二樓靠窗位置,這個位置把這街上的景象都盡收眼底,甚至還能看到南門的牌匾。
兩個點了茶和點心,不急不忙的喝著吃著,像是這市井之人看熱鬧的模樣。
“唉,好好的京城第一才女就這么嫁了,嘖嘖嘖”店小二不知何時提著一壺熱茶水站在桌子旁。
面具男問:“為何小二有點惋惜?”
那店小二似乎覺得終于有人要問他這里面的內幕一樣,兩眼放著光回答道:“兩位不知道啊,這相爺千金嫁的是穆王啊”
“嫁穆王又怎么了?穆王還配不上這個相爺千金嗎?”一旁的年輕人打抱不平的說,說完還朝對面的面具男看了看,似乎生怕那面具男有不高興之處。
“兩位爺不是京都人士吧”
“何以看出?”面具男轉著手中的茶杯,話里沒有任何情緒。
“那穆王可是在京城出了名的丑啊,整天帶著面具,據說那臉長得跟地府的牛頭馬面有得一拼”
“胡說!”那年輕人聽完這話,急得跳起來,剛要反駁,卻被一旁的面具男給呵住了。
“子期!”
名喚子期的年輕人這才憤憤不平的坐了下來,小二被子期這一聲大叫給嚇得呆在原地好久,手里的茶壺蓋抖得聲聲作響。
“帶面具?呵,是像我帶的這樣?”那面具男說完便站了起來,俯視著眼前這個店小二,氣場強得讓小二打了個寒顫,剛想說點什么,卻被掌柜的給叫走了。
“哼!還喝什么茶,氣都氣飽了!”子期放下手中的杯子站了起來,然后隨著著面具男的目光望向街上。
這時街上正好路過一頂大紅轎子,人們透過轎簾隱隱約約的看到轎中新娘,而茶館二樓的面具男,看到轎子后更像是要穿透轎子一樣,目光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