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轎子走過后,兩人便也來到樓下結賬,掌柜的似乎看出來兩位不簡單,拱了拱手說道:“二位爺請見諒,小二他嘴巴是個沒遮攔的,不管說什么如有得罪,在下給兩位賠個不是”
“無妨”
面具男說完看了眼子期,子期點點頭,朝那掌柜的桌子放了一錠銀子,那銀子足足可以吃兩桌的茶水了,子期有點心疼,可又不好當面說,撇撇嘴便跟著面具男出了茶館。
兩人隨著人流駐足觀看了一會后便朝后巷離開了,來到一頂轎子旁,子期朝四周望了望,拱拱手問道:“爺是回府嗎?”
好一會轎子里才幽幽的傳出聲音:“不然呢?今天好歹是我成親的日子好嗎?”
沒錯,這轎中之人便是這京都人人談論的主角,小二口中貌丑無比的穆王。
一旁的年輕人是穆王的隨從,名喚子期,兩人趁著府中忙亂,溜出來去了趟金福寺,看完太妃后趁新娘還沒到,現下又趕緊偷偷溜回府。
其實說起來,這兩家的親,便是從很早就定下來了的,那時溫相還只是個言官,也不知道是誰提了一句嘴,說是溫大人治家甚嚴,他家的女兒應該差不到哪去,更有早年間,坊間都在傳聞溫大人的女兒個個都是神童,大女兒4歲就啟蒙了,5歲就讀完了百家姓、千家書,說是6歲寫的字比一些有功名的讀書人都寫得好。
二女兒溫柔嫻靜,繡得一手好女紅。
三女兒雖說小,但長得是傾國傾城。
搞得當時的元宗皇帝一連下了幾道旨,各種抬了溫家的官階,雖沒明說讓哪個女兒嫁到宮中,但是大家都開始猜測,是不是元宗皇帝有意要封哪位皇子為太子了。
一時之間,朝堂開始動蕩,當時的皇后更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傅恒奔能當上太子四處說親,可直到清宗上了位,皇后也當了太后,也沒見哪家的女兒嫁到正宮位置,倒是老皇帝給余貴人生的傅宜,也就是穆王定了個娃娃親。
當時還是皇子的傅恒,在沒有岳家的助力下,竟也能順利的上了位,可見他的這位太后母親是非常有能力的。
畫面轉到穆王的轎子里,此時的穆王坐在轎子里,他摘下面具,雙手用力揉了揉自己的臉,重重的呼吸了一口,他望著一旁的面具,啞然失笑。
很多時候他很想把府中所有的面具都統統踩碎,可理智又不讓自己這么做,跟自己母親余太妃的命比起來,帶個面具又算得了什么?
穆王俊朗的面孔透露著一絲疲憊,他低頭摸了一旁的面具,最終自己還是被拘在了這個爾虞我詐的上京,他細細端詳面具片刻后,喃喃自語道:“要演到何時?......桂林郡的蔗果該豐收了吧”
說完慢慢的又把面具戴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