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中的平安符,是韓敏去護國寺求來的,都說護國寺的平安符最為靈驗,看來真是不假。
愛子失蹤七年,韓敏本以為蘇宸璋早已不在這世上,誰曾想,他竟還活著。
這不是菩薩保佑,又是什么?
在那之前,沒有人知道蘇宸璋是被蘇宸轍派人劫走的。
而蘇宸轍劫走蘇宸璋,不僅是要替陳家報仇,這其中,還牽扯到一件足以推翻韓家的秘密。
當年蘇宸璋被送往丘寧國,隨行的車馬上藏著一封密信。
連蘇宸璋自己都不知道這件事,他那時不過才八歲,還在因皇兄沒有去送他而難過。
隨行的隊伍中,有兩名韓佐的親信,明面上是護送蘇宸璋,暗地里卻是確保那封密信的穩妥。
韓佐上書建議由蘇宸璋前往丘寧國,看似為國分憂,實則干著賣國的勾當。
那封密信中,繪制著高陽國西北邊境的地形圖,以及邊防部署,甚至連糧草輜重所在地、援軍路線,亦有提及。
如果蘇宸璋一行順利抵達丘寧國都城,等待高陽國的不會是吃了敗仗后,送去質子而得以喘息之機,是被丘寧國的大軍攻城掠地,直搗高陽國西北城鎮,擴大疆域。
韓佐生了叛心,當年蘇宸轍只需將那封密信上呈,韓家必然會被株連九族。
可如此一來,蘇宸轍也就失去了助力,他雖為太子,可先皇子嗣眾多,外祖家多是朝堂官員,隨便哪幾個起了貪念,他這個皇位都坐不上去。
好在密信沒有落入丘寧國之手,即便是為了高陽國十三皇子失蹤之事,兩國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少,但高陽國到底沒有吃太大的虧。
韓佐這些年一直暗中派人去尋那封密信的下落,他卻不知那封密信,就藏在蘇宸轍的寢宮中。
找不到密信,韓佐的心難安,這也是他為何急著攬權的重要原因。
甚至不顧天下人的眼光,將親生兒子送到宮中,只等著蘇宸轍歸天之后,一舉奪了蘇家的天下。
那年,蘇宸轍將香囊和密信擺在韓敏的眼前,告訴韓敏,他手里,不僅攥著蘇宸璋的命,還握著能讓韓家滿門被誅的證據。
不管是蘇宸璋的命,還是韓家滿門的命,對韓敏來說,都是不能舍棄的。
當時韓佐雖自以為控制了蘇宸轍,而且私下與幾位武將往來頻繁,當初他能拿到高陽國西北邊境的軍事圖,亦是從一位武將那里得知。
但明面上的主子,依舊是蘇宸轍。
只要蘇宸轍將那封密信昭告天下,就算韓佐奪了皇位,卻也失了民心。
一個賣國賊坐上皇位,誰人能服?
內憂不比外患,是不能向他國借兵的。
那是在引狼入室。
而一旦發生內亂,那些虎視眈眈的外敵,能不趁機來叼一口肉?
韓敏不是傻子,為了蘇宸璋和韓家的榮辱安危,她不能動蘇宸轍。
非但不能動,而且還得聽蘇宸轍的話。
她不僅不能將這件事告知韓佐,還要在韓佐面前,裝作一副言聽計從的模樣。
以往她雖也聽韓佐的話,卻難免有自己的想法,偶爾也會與她的親哥哥爭個面紅耳赤。
但從那之后,她變得十分乖順。
由不得她不聽話,蘇宸轍往她的慈壽宮里,新送了兩個宮女。
韓敏要是看不出來那是蘇宸轍派去監視她的眼線,那她可真就是個傻子了。
韓敏雖護著韓家人的性命,但對韓佐,卻是生了怨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