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松大怒,甩著袖子進錢莊。
錢莊三進,第一進是門堂,第二進為大廳,梁上有“經始堂”三字橫匾。
大笨象給云松解釋:“這仨字取自《詩經》中‘經始靈臺,經之營之’。”
云松很吃驚:“這你都知道?你是秀才啊?”
大笨象咧嘴笑道:“聽馮大先生說的唄。”
第三進的門關閉了,門外有個案桌,一個伙計正在伏案疾書。
他聽到腳步聲頭也不抬,說:“天色已晚,本店閉門歇業,明天請早吧。”
一聽這話云松就笑了,他將駁殼槍往桌子上一拍厲聲道:“明天?小道倒是能等,可我這個鐵師弟等不及!”
伙計被桌子上的槍先是嚇一跳,抬頭看清云松樣子嚇兩跳,趕緊賠笑道:“原來是真人,您稍等您稍等,小的這就去喊掌柜的。”
大笨象撇撇嘴。
云松見此明了:“他欺負過你?”
大笨象含糊的一笑:“逗過樂子。”
云松看著這座巍峨錢莊,眼珠子便轉了轉,問道:“這錢莊有沒有坑過你的錢?”
大笨象自嘲一笑,道:“我哪有錢讓他們坑?嘿嘿。”
云松很失望。
本來以為可以橫一把。
大笨象說道:“茍家坑最多的就是以前在我們鎮上開當鋪的外地人家,耍花招把人家錢和貨都給坑了。相傳那當鋪是夫妻兩人借錢開的,被茍家坑了血本無歸后他們便上吊自殺了,留下一對兒女……”
說到這里他忍不住搖頭:“比我還慘。”
伙計引掌柜的趕來。
掌柜的顯然認識云松,趕緊施禮:“在下見過真人,真人是被什么風吹來了?難怪剛才在下落門的時候看見有喜鵲穿堂過,原來是貴客上門。”
云松掏出兩張銀票遞給他,說道:“福生無上天尊,掌柜的不用凈撿好聽地說,小道來是做買賣的,喏,給小道兌換一下。”
掌柜的接過銀票仔細翻看一番,又苦笑道:“對不住,真人,換不了。”
“實不相瞞,我們錢莊沒這么多錢!”
云松又一拍駁殼槍怒道:“上墳燒報紙,你糊弄鬼呢!你們干錢莊買賣的連兩個十元的銀票都換不了?”
他下山有些日子了,自然已經大概了解了這世界的貨幣體系。
之所以說是‘大概了解’并非他自謙,而是這里的貨幣體系很麻煩。
大體上有四種貨幣,最大的是銀票,最被認可的是銀元,最常見的是銅元,最后還有個銅子。
現在九州是一群軍閥組建了個臨時中央政府,直接就叫‘大龍軍國’。
他們發行了《國幣條例》,上面以十進來換算貨幣,與地球上的現代貨幣體系相仿,最大金額是一元,每元十分之一稱為角,百分之一稱為分,千分之一稱為厘。
但老百姓用的最多的是從前朝遺留下來的銅元和銅子,銅元又分為‘當五十’、‘當二十’、‘當十’三種面額,其中這里的‘當+數字’就是‘可以當多少枚銅子’的意思。
銅子才是最基礎貨幣,單位是‘文’,一文錢兩文錢的文。
而銀元與銅子的兌換比例不定,按照《國幣條例》規定一個銅子相當于一厘錢,那么一個銀元能換一千個銅子。
但實際上銀元強勢,一個銀元能換一千一到一千三不等的銅子。
現在的物價是什么情況呢?云松沒買過東西不太清楚,但對于一家錢莊來說,提取二十個銀元肯定毫無壓力。
掌柜的滿臉苦色,連連作揖賠禮:“確實換不了,這里沒這么多錢。”
云松說道:“你去把你們家茍老板叫來,小道還真不信你們偌大的錢莊竟然連二十個銀元都沒有!”
掌柜的沒廢話,他讓伙計奉茶,自己飛奔了出去。
不多會頭發亮的好像抹了鞋油一般的茍文武來了,他來了后直接說:“老叔,你去柜里看看還有多少錢?不管多少錢,一概拿出來交給真人!”
掌柜的驚呆了:“啊?”
茍文武臉色陰沉下來:“是老爺我說話聲音小了還是你耳朵背了?把柜里的錢全拿出來送給真人!”
他又對云松懇切的說:“真人為咱們老鎮付出的太多,鄙人一直無以為報,既然今天真人需要用錢,那我姓茍的必須得幫個場子!”
云松沒明白他這是鬧哪一出,便說自己能兌錢即可。
但他確實兌不成,掌柜的拿出了所有存錢,總共就是兩個銀元加上一盒銅元與幾串銅子。
合計起來肯定沒有五個銀元。
云松見此真的納了悶。
茍家這是什么錢莊?也太寒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