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大眼給阿二阿三使了個眼色。
阿二走到云松跟前說道:“道長,您諸位跟我來,我來給你們安排吃住。”
阿三則對著船老大說道:“你領著伙計們跟我走,我帶你們去四馬路好好耍一場。”
船老大和船工們聞言受寵若驚:“四馬路?我們能進四馬路?”
滬都有四條很出名的馬路,分別叫一馬路、二馬路、三馬路和四馬路。
其中四馬路名聲獨特,這條馬路東西相向,它東段是報刊、書籍的出版中心,每天都有名記、作家、文化分子云集。
與之相鄰的西段卻是名妓坐家等待采花分子去寵幸,這里擁有全滬都最卓絕的風月場所,號稱是滬都第一紅燈區。
這是滬都青樓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地方,因為一條四馬路,鶯歌艷影的青樓女子與當代最先進的文化出版業糾纏在了一起。
眾所周知,文人多是老色比。
失足婦女們與文人在一條街上,文人們下了班可以三五小聚喝個花酒打個炮再回家。
這種事怎么看怎么不正經,為了讓它顯得正經,文人們就用報紙去包裝街上的風塵女子,就此,歷朝歷代、全國各地的失足婦女最羨慕的一幕出現:
四馬路上的失足婦女被報業文人包裝成了滬都時尚先鋒,也成了全國嫖娼達人心中的勝地。
云松不是個老色比,但他也聽說過四馬路的風情,于是想去見識一下:
“阿二施主你別誤會,貧道是修道之人,色利于我如浮云,正所謂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
“酒色財氣乃是我們修道之人的大敵,也是我們的軟肋,今天我想挑戰一下我的軟肋!”
阿二沖他擠擠眼說道:“道長的意思我明白,但四馬路有什么意思?一群讓人**了的肉而已,我帶您去百樂門,高檔貨都在那里!”
云松趕緊擺手:“福生無上天尊,阿二施主你這話說的太粗俗了,那咱們什么時候出發?”
“這就走!”
阿二和阿三換了個眼色,然后各自帶走自己負責的人。
云松對此裝作視而不見。
竇大眼一行人運送的貨物肯定不是茶葉那么簡單,否則他們離開百越寨的時候,竇大眼不會堅持著從火輪貨物中搬出來一些存放到他們的船上。
另外剛才竇大眼給阿二阿三使的眼色他也看到了。
阿二阿三要將他們兩撥人分開帶走,這是不讓他們再有信息共享的機會。
結果田芳抱起兒子跟在了他們三人身后。
這女人孩子一帶,他們再去百樂門就不合適了。
云松只好承認自己剛才在嘴炮,他讓阿二先幫幾人找一個落腳之地。
阿二問道:“想要找個落腳地還不簡單?我們排教有的是房產,你們想要住公寓還是住小洋樓?”
云松問田芳道:“你的姐妹們在滬都的落腳之地是哪里?”
田芳說道:“是一個叫箐口霞飛弄堂的地方。”
阿二聽到這話一愣:“你們要去箐口嗎?那是東洋小鬼子的租界,里面小鬼子挺多的,情況挺復雜的。”
云松問道:“滬都的大帥是誰?東洋人竟然在這里弄到了租界嗎?他們的武力這么厲害?”
阿二撇撇嘴說道:“滬都是錢大帥的地盤,他把東洋人當爹呢,特意將箐口劃給他們當租界。”
云松說道:“那我們就去箐口附近住吧。”
阿二點頭說好。
他對一行人很熱情,上了碼頭后先去找了個書報攤,然后買了一本冊子給云松:
“道長,滬都挺大的,三教九流人情復雜,你得需要這么一本書。”
這本書叫《滬都指南》,上面寫著‘旅行必備’,下面則是‘商務印書社印發,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