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那一套玩法,楊磊懂得不少。
重生前主要是互聯網上的八卦看得多,各路資本巨頭栽跟頭之后,互聯網上就會爆出海量的相關玩法,雖然細節不那么靠譜,但大致思路卻沒問題。
重生后,進入光華,不說教材里面那些,僅僅是聽教授們吹牛批都能學到不好姿勢。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在于稅務。
當你沒打算偷逃稅費以及“避稅”的情況下,玩法更加豐富。
錢、掌控權、隱秘性,這三者在資本圈里是無法共存的,想要更多的錢,就得在另外兩塊就得作出適當的讓步。
同樣,想要掌控權,就得犧牲一定的收入和隱秘性。
想要隱秘性,那更不用說,必須作出更大的犧牲。
也算是各取所需吧。
國家不可能讓某一個人既能賺最多的錢還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偏偏又藏得足夠深。
沒有那樣的好事兒。
國內這些個最賺錢的大企業多如牛毛,但仔細看看就不難發現,根本沒有三全其美的好事兒,無論國企還是私企。
三全其美的美夢在制度的根子上就掐死了,這也是某些生意人喜歡往外跑的主要原因,在外邊可以享受到在國內享受不到的待遇,在外邊有太多太多的辦法可以把公司的錢轉移到個人手中,說是鉆了法律的空子,但海洋法系最擅長堵漏洞,這么明顯的空子為什么遲遲不堵?因為那根本就是在立法之初專門給有錢人留下的方便之門,堵上了還怎么玩?
楊磊重生回來,雖然也想賺錢,但絕對不會在稅務這塊玩什么花招。
如果想玩花招,他直接把合盛投資注冊到某些避稅天堂不就行了?合情合理合法,誰也不能說他什么。
某米的雷老板不就這么搞的?
如果不想太張揚,注冊到港島也行啊。
港島也是稅務洼地,某些方面的稅費也比較低,千億營收級別的公司注冊在港島,每年至少可以少繳納至少十個億的稅費,至少。
十個億相當不少了,要知道,雷老板的某米在楊磊重生之前,每年的凈利潤才一百億出頭,多十個點的凈利潤,作用在股市上能撬動數百億的市值,毫不夸張。
但楊磊不想在稅費這塊玩什么花樣,現在的他更在意功成名就帶來的成就感。
換句話說,他想要的是對名下產業絕對的掌控權,為此不惜犧牲一定的收入和隱秘性。
而掌控權這塊,三級管控基本上就是最穩妥的,不需要重復納稅,還能合情合理地避開一些法務風險,但又不會失去對名下產業的掌控。
當然,這些東西不是絕對的,主要還是看更具體的操作。
財務和法務就是干這活兒的,幫公司完善各種制度同時規避各種風險。
尤其是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