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覺得財務就是算算收支發發工資什么的。
相反,那都是小意思,真正的重任是和稅務以及其他財政部門打交道,尤其是上市公司,每年這個財務審查非常嚴格,哪怕你再怎么遵紀守法也經不住一輪又一輪的審查,這個時候一個合格的財務團隊就很重要了。
另外,財務在公司規模擴大之后,還要有募集資金、投資管理等責任,而不單單是財務管理。
這也是為什么財務部門在現代化企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的原因。
一句話,楊磊從一開始就在建設更健康的管理模式,而不是等到規模擴大之后再慢慢改制。
從扶持宋芳菲、趙曉竹,到投資徐靜和現在的鄧玉欣,都在按照他的計劃穩步進行。
雖然在開局階段看不出什么優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名下產業的規模越來越大之后,這種模式的優勢將會非常明顯,至少沒有無謂的動蕩,有很多大企業在成長到一定規模之后會因為控制權的變更而遲遲無法穩定下來。
反正他簡單講了講這些資本層面的東西之后,鄧玉欣更有信心,“磊哥,我果然沒看錯人,你一定會成為丁三石小李子那樣的大富翁。”
小李子?
丁三石?
楊磊笑了。
這個時候確實是這兩位的風頭正勁,都是當過首富的人,一個技術大拿坐鎮某度在全球領域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一個執掌某易生財有道是個實打實的大財主,更是互聯網領域最耀眼的存在。
只是誰能想到,要不了幾年,這兩位的風頭就會被兩馬搶走呢?
連此時此刻寂寂無名的大強子在若干年后也憑借著穩扎穩打的風格把某易壓在身下,隱約有甩開小李子的架勢。
當然,跟普通人比起來,哪怕是最落魄時期的小李子和丁三石,那也是需要仰望的存在。
可惜,這兩位在楊磊眼里只能算一個人物。
小李子算七分之五,丁三石算二分之五,合二為一。
丁三石善于交朋友,能賺錢,但眼光、能力都挺一般,說是互聯網企業家,本質上卻還是個傳統商人,滿腦子的小地主思維。
但凡丁三石有大小馬幾分前瞻眼光,憑借著起步早的優勢,完全可以一統國內互聯網江湖的,可惜,丁三石沒有。
小李子更不用說,優勢那么明顯,卻把一把好牌打到稀巴爛,但小李子是技術大拿,某度也一直非常重視技術,盡管商業層面屢出敗招,但多年積累的技術底蘊卻不可小覷,這也是某度明明做啥虧啥卻依然穩居國內互聯網企業第二集團之首的主要原因,哪怕二十年后有字節崛起,某度卻依然具備很強的競爭力,只要能抓住一次機會就能反敗為勝。
就是不知道小李子能不能抓住。
嗯,或許可以“幫”小李子一把。
楊磊當然不是對小李子多有好感,但是吧,如果真想進軍互聯網行業,小李子是個非常好的利用目標,某度的流量是其一,小李子積攢下來的技術底蘊是第二。
這兩樣,用好了,不說碾壓大小馬吧,至少可以抗衡。
不過,這事兒更不能著急,因為互聯網花錢太可怕,花錢如流水根本不足以形容互聯網的燒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