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的眼睛越來越亮。
這小子可以啊。
竟然打算把微博提前搞出來。
嗯,應該也借鑒了國外的某些軟件。
很正常,互聯網應用這塊,確實是西方起步更早,國內早期這些互聯網應用軟件和網站,基本上都是從國外翻過來的,只不過國內的互聯網普及速度太快,成長速度極其恐怖,這才在十年后后來者居上。
現階段還是以模仿為主。
不過就算如此,譚貴青的想法也足夠超前,因為印象中某浪的微博要到兩年后才能面世。
國外的微博也沒這么早。
所以,從這個方面講,譚貴青還真是個有想法有創意的人才。
不過有想法有創意的人多了去了,可能把創意做大做強的卻只有那么幾個。
創意和成功之間的距離極其遙遠,是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跨不過去的天塹。
僅僅是拉動天使投資之前必須要做的創業計劃書,就能難倒大部分有創意的人,因為寫計劃書需要相當專業的文筆,而絕大部分創業者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也沒有具體的規劃,只有一個大致的想法,缺乏可靠的后續執行思路。
所以,楊磊在譚貴青說完之后點點頭,“不錯的創意,但也只是創意而已,如何把創意孵化成成熟的作品才是關鍵,你有思路嗎?”
譚貴青瞬間窒息,片刻后才道:“投資到位后,這都不是問題。”
“不不不,你弄錯了因果關系,投資人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不可能因為你這三言兩語的創意就投錢,如果創業真這么簡單,那么投資人完全可以在聽過你的創意之后另起爐灶自己當老板,其他從業者也可以在你拿出產品的第一時間進行模仿、抄襲甚至再創作,投資人投的從來不是什么創意,而是創意中的核心競爭力,別人無法模仿,或者短時間內無法模仿的內核。”
說到這里,楊磊直直地盯著譚貴青的眼睛,“你的核心競爭力在哪?”
“核,核心競爭力?”
譚貴青傻眼了。
這個詞他聽說過,但從來沒想到會在這里碰到,更沒想到會被這個問題問到啞口無言。
因為這是事實。
抄襲模仿再創作從互聯網誕生以來就一直是所有創業者最頭疼但也最依賴的東西。
所有互聯網人都厭惡抄襲。
但幾乎所有互聯網人又都離不開抄襲。
所有互聯網人都恨別人模仿。
但所有互聯網人在模仿別人的時候卻沒有絲毫猶豫。
互聯網的核心精神是啥?
共享。
誰能說清楚共享和模仿之間的區別?
人家會說,你把作品放到互聯網上,就是默認了接受共享原則,所以大家都可以模仿。
有問題嗎?
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