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最擅長的是哪一塊?”
張海洋自信一笑,“我是全能型的,不管是流媒體還是搜索又或者架構,我都擅長,包括大數據和加密技術都有涉足,比如Merkle樹,我一直覺得這技術很有發展前景,只是行業內還沒有人留意到,你要不要資助我一筆錢好好研究研究?”
楊磊:???
他根本不知道那什么樹是個什么玩意兒。
加密?
能比區塊鏈更牛么?
區塊鏈才是未來。
不過比特幣還沒有誕生,區塊鏈這個概念同樣沒有誕生,好在不用急,再有一兩年就可以著手研究了。
他對虛擬幣沒什么興趣,但對區塊鏈卻很感興趣,這玩意兒的用處可太大了,可以應用在互聯網領域的方方面面,是互聯網技術發展中非常關鍵的一項技術,是革新性的技術,對普通用戶沒多大影響,但對從業者而言,好處實在太多,甚至在國家戰略層面的作用都是無可替代的。
當然,張海洋這么全能,也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具備成為技術部門一把手的前提,什么方面的技術都掌握,就能從大局層面完成技術布局,不至于因為偏科而帶偏公司的技術傾向。
雖然楊磊搞的就是個微博,并不需要太過深厚的技術儲備。
可以后呢?
無數事實證明,沒有自己的技術,一定會被欺負,不管是互聯網還是實體企業都是如此。
所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搞點技術儲備有益無害,無非是多花點錢,可他最不缺的就是錢。
再說了,有技術,花出去的那些錢遲早會回來,甚至有可能創造更多的利潤。
因此,他點頭道:“那挺好,不管螞蟻科技還是羚羊科技,都缺你這么個綜合型的人才,你選一家?”
張海洋擺擺手,“不著急,我現在還不知道你這個老板對兩家科技公司的具體定位呢。”
“你說的這個定位,是指哪方面?”
“先說說規模吧,想做多大?”
“行業第一,”楊磊毫不猶豫的說道:“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只有一個,贏家通吃,每個領域都只有一到兩家巨頭可以活得很好,剩下的幾乎全是吃殘羹剩飯的小蝦米,所以,做互聯網,要么立志做第一,要么就別做,根本沒有其他選項。”
張海洋一下子就驚了,“不是在吹牛?”
楊磊笑笑,“我會吹牛,但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和你吹牛,沒有任何意義。”
張海洋沉默片刻,“那資金這塊的壓力可就很大了。”
“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錢,不需要融資我都能隨時拿出十個億以上的資金,相信我,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互聯網企業中,沒有哪家在創業階段比我名下這幾家更有錢。”
“真的?”
“可以單獨給你寫一份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