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皇后的話,成功地給太子敲響了一次警鐘。
他母后提點的是,一次兩次,甚至三次四次他都能訓回去。可要是聽的更多了呢,他能一直清醒,一直堅定?
見兒子有所明悟,皇后心下甚慰,繼續道:“你是太子,身邊有些什么樣的人,就顯得比你其他幾個兄弟更加重要。
“眼界、格局過于局限者,該外放的,早些遠遠地放出去,讓在地方上多鍛煉鍛煉,好好體察一下民間疾苦。
“偌大的上陽,從來都不缺人才,再精心補充一些進來便是。”
東宮就該不時地換血,免得時日久了,某些擅鉆營的,為了所謂的功勞而無事生非。
官員下到地方鍛煉,既可積累為官者的政績,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歷練,以免看問題總架在高處甚至空處,無法真正利國利民。
……
對東宮屬官的調整,得暫放一放,至少得等到皇祖母壽宴過后,但妹妹的親事已刻不容緩。
從長樂宮一出來,太子就派了人去打聽鐘嘉麟的去向,得知他和他父王已經被叫去了御書房,便找了過去。
御書房里,此時只有上陽帝王和逍遙王父子三個在,就連總管大太監江文也只守在門外。
“陛下,小女錦屏已是桂王妃,嘉麟又自小被封郡王,皇家對鐘家的恩遇過隆,萬不可再讓這小子迎娶嫡公主。”
要不是幾十年的交情,對這個老兄弟非常了解,皇帝都會被逍遙王這副誠惶誠恐的模樣給騙到。
他佯怒道:
“鐘老弟這是看不上朕的女兒,你這莫非是惦記著北齊的公主?”
逍遙王立刻拱手:“沒有沒有,這個絕對沒有。”
皇帝不依不饒:“那是為何?不要再拽那些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朕要聽實話。”
鐘嘉麟試探著道:“皇伯父,父王,我能否說兩句?”
皇帝和逍遙王異口同聲:“待會兒再問你。”
鐘嘉麟:……
合著給他娶媳婦兒這事,跟他本人關系不大,連發言權都不給?
鐘嘉麟抬首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得,一個都惹不起,就老實聽著吧。
皇帝內心:看你這老狐貍還能找出什么樣的理由。
逍遙王:真不知道當初生這么多兒子做什么,操不完的心。這會兒,還得想方設法地為這收不回心的臭小子找借口,累!
再累還得繼續:“陛下,這臭小子什么樣你比微臣更清楚,他就不是一塊好丈夫的料。
“高陽公主何等出色,又是上陽唯一的嫡公主,理應配上陽僅次于幾位殿下的男子。瞧瞧這混小子,頑心不改,靠不住啊。”
鐘嘉麟:知道您是為兒子好,可是老爹,有您這么說兒子的嗎?兒子也是要面子的好嗎?
對逍遙王這話,皇帝陛下也是半點都不認同。嘉麟這孩子,他從小看著長大,什么品性他能不知?
“逍遙王,朕認為嘉麟靠得住,至少比你靠得住。朕已給過你機會,是你自己沒有說出實質理由,那就是沒有理由。”
御案后一襲常服的帝王,對逍遙王說完,看著他略微呆愣的表情,心下甚喜。轉而對鐘嘉麟道:
“小嘉麟,你呢,可是已經有了心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