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柱子……怎么看起來有窗戶?”
“我去,難怪叫我們來,還說一定要注意,暫時不能泄露,這恐怕是個非自然建筑。”
眾人瞬間感覺接近了事情的真相,黃泉的到來更是直接揭開了這次任務的面紗。
隨著黃泉的講解,以及探測儀最新繪制的動態圖,眾人已經明白了這次任務的勁爆性。
“張教授,張教授。”
“誒?誒,你說。”
看著喊了兩三遍,才從埋頭撫摸石塔的領隊,黃泉無奈的交代了在這里工作的注意事項,以及各種工業設備的使用權限。
現在黃泉的工作重心主要還是在升級量子通信技術。
之前制作的量子通信只是發射比光輕的波粒子。從而達到了超光速的作用,但是這種通信方式還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僅速度無法繼續提升,而且距離限制也是死死的。
無論架設多少個中轉站,它的傳輸途徑是沒有改變的,因為它需要飛過的距離沒有改變。
“這玩意就是量子糾纏產生器?”
冰天雪地的戶外,黃露指著這幾天機器人和黃泉一起搞出來的兩座大罐子一樣的東西。
“兩個罐子里都放了一半糾纏粒子,左邊的罐子里的糾纏粒子動了一下,右邊的罐子就會有瞬感應作出同樣動作,然后那份量子糾纏就會進入衰退,不再產生聯動。”
量子糾纏簡單的說就是一份糾纏的粒子分開,但分開后的糾纏粒子雖然不在一起,但狀態還是一樣的,并且互相感應,這份感應是不會被空間所限制的,當然,由于這份粒子非常小,所以它也幾乎不帶質量。
分開的粒子如果其中一個粒子發生了改變,那么另一個粒子就會瞬間同步反應,這個反應被稱為量子糾纏感應,利用這種感應,可以制作出不受空間限制的即時信號傳遞。
使用一份糾纏粒子就可以復制出無數份糾纏粒子,這樣單個糾纏粒子作出改變,失去糾纏效應后,其他粒子也可以繼續進行改變,從而達到穩定的信號傳輸。
“所以火星也馬上可以和地球即時通訊了?”
“是的,不過想要進行地球和火星之間的通訊,每秒種處理的信息量太大了,光是儲存和轉換糾纏量子的存儲設備就要足夠大。”
黃泉的話并沒有打擊到黃露,畢竟也是有希望了不是。
兩個糾纏罐被分開,其中一個運上了太空船,地球的無人工廠已經接到了壓縮數據指令,開始了擴大復制糾纏粒子的設備建設。
隨著地下城進度的開發,挖掘機器人投入的規模越來越多,主通道向下也在同步掘進,而且在各個考古專家聯合人工智能的規劃下,暫時放緩了一些邊緣區域,地下城的部分核心面貌也被完全復原出來。
“已經可以參觀了嗎?我馬上來我馬上來。”
正在辦公室工作的顧晨,聽到黃泉的招呼,興奮的跳起來,穿好氧氣裝備和防寒制度,給手下說自己要出去調查就跑去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