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冠斌點頭笑道“那是,林總,這一點我心里有數,怎么說我也在米國那邊呆了這么長時間,對于這其中的門門道道,也了解一些。”
林曉聽到楊冠斌這樣說,也就放下心來。
他是覺得趁著這個機會,能夠引回來一些人才不錯,不過剛進入21世紀初,國內對于海歸還有些盲目的追崇,他可不想在公司里有這樣的風氣。
接下來的大半天時間,林曉開始詳細的看起了公司的各項報表,雖然剛才在會議上,楊冠斌他們都已經看過了,但是說的畢竟沒有這么仔細。
而且,透過這些報表當中,林曉也能夠看出很多在匯報中沒有體現的東西。
比如,在u盤的生產過程中,生產成本尤其是原材料成本這一塊,已經明顯有所下降了。
林曉看到這個數據,自然也會試著分析背后的原因。
這當中,最重要的一塊在于閃存的價格在降低,當初u盤剛推出來的時候閃存容量的主流還是16,而去年的主流已經是32。
按照摩爾定律,微處理器的性能每隔18個月提高一倍,而價格下降一半,這種規律放在閃存上也基本適用的。
大概今年下半年,64的閃存芯片應該就會成為主流。
林曉一邊想著,一邊開始在本子上記錄,16的u盤首先是要降價,按照之前價格來賣,對于消費者來說,就太沒有誠意了。
而且本身16的u盤接下來估計銷量也不會多了,應該適時的抓緊清倉。
16容量的u盤,還可以從金屬的外款換成塑料外殼,開始走低價路線,這樣可以繼續保持u盤的市場占有率。
u盤的技術含量畢竟不復雜,根據反饋,市場上已經又有一些仿制u盤在銷售。
不同于之前索泥的大牌子,這些很多是國內的小公司生產的,隱蔽性強,而且零散,以目前華夏的環境,很難杜絕。
亙古科技的態度依然強硬,這兩個月,已經幾次報案查處,起到了一些震懾效果。
不過亙古科技也確實需要一些相對低價的u盤投放市場,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同時,64容量的u盤開發,也要提上日程,這樣才能夠搶占先機。
畢竟,u盤技術專利授權給了不同的廠商,如果自己公司作為技術擁有方,在這方面還落后其它公司,其實說不過去。
看完u盤,林曉又看d,d的生產成本,較之剛上市時,也是有所下降,這個更多的則在于生產規模的提升后,降低了單價成本。
對于d,林曉倒也沒有想過要降價,畢竟上市時間還不到一年,還可以等到下一代產品推出后,再來調整。
至于下一代的更新產品,林曉也早就已經布置下去準備了,所以也沒有在今天的會上討論。
htts:book181817811604410ht
天才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