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廠長臨危授命,僅用一月,便創下百多萬美元的外匯。》
寫好后,便給總部發了回去。
。
此次參加廣交會的主要目的已經達成,李信自然不愿多留,簡單收拾了一番,便準備回京。
當然,在回去之前,自然得好好干泄干泄艾麗卡這個國際友人。
這英國娘們兒活好不粘人,生生折騰李信一整天后,便與他瀟灑告別,坐上了回英倫的飛機。
而李信則頂著張憔悴臉,定了個軟臥,一路睡回北京,休養精神。
回去估計有一堆事情等著他,好的壞的,肯定都格外費精力。
而正當他在火車上時,于慧的報道已然發表。
因為李信的事兒有傳奇性,外加他還特別年輕,積極投身改革開放,這是時代先鋒啊。
報紙直接把他放在了頭版。
作為全國最頂尖的報刊,報紙的受眾自然是極廣,這篇報告一經發表,頓時引起強烈的凡響。
國家剛敞開國門沒多久,對比西方發達國家,自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所以面對外國人,國人不可避免的優點自卑心里。
因而人們渴望榮耀,渴望自信。
想想在外國人最看不起的罐頭行業,年輕的廠長帶領職工客服重重困難,生生賺了老外百多萬美元。
這是多提氣的事情啊!
報道引起的凡響比于慧預估的要多的多,小李廠長徹底出名了,出大名!
連帶著罐頭廠也出名了,甚至味全那邊也跟著沾光。
好在李信當初沒用真名,甚至連肖像也只用了個側面照,有些失真,不然真要被聲名所累,指不定鬧出什么幺蛾子。
不過熟悉李信的人,通過失真的照片,還是把他認了出來。
四合院的人驚嘆連連,紛紛感嘆老李家祖墳冒青煙了。
至于李信的親人和朋友,那自然是與有榮焉,尤其是關小關,連走路都是輕飄飄的。
而罐頭廠的職工,在得知自己的工廠取得百萬美元的訂單時,所有人直接傻了。
他們就是再敢想,也想不到原來虧損連連的破罐頭廠,現在居然能賺外國人的錢了。
想到整個新品罐頭的推出,全是由李信一人完成,一眾職工頓時佩服的高山仰止。
尤其是胡光勇這位副廠長,表現的更是積極。
在李信還火車上時,他就組織工人加班加點。
畢竟100萬罐罐頭,這可不是個小數目,極大的考驗罐頭廠的生產力。
雖說沒有香料,也制作不出來茄汁燜豆罐頭,但完全可以收購豆子,先整理嘛。
當然有人歡喜,也有人憂愁。
味全總廠的那些干部,一獲得消息,根本不用岳書記召集,就像聞到血腥的鯊魚一般,第一時間就聚到了岳書記的辦公室。
不消分說,原罐頭廠廠長王福農直接開門見山道:
“岳書記,想來您也看過報道了吧,那罐頭廠這次出名了,創出好大的外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