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靈巧,方便,能拉的東西也不少,幾百斤,估計輕輕松松。
這東西制造起來也簡單,技術含量不高,像什么腳剎、手排擋、油箱、排起管之類的配件,制作起來,并不難。
如果覺得麻煩,甚至還能選擇采購。
要說技術含量最高的,那就是發動機,這也是最難的,沒有相應的基礎,根本制造不出來。
不過這依然難不倒李信,設計圖他早就弄好,外加有3D打印機的幫忙,把這發動機制造出來應該不難。
說干就干!
想要制造出汽車,哪怕是最簡單的機動三輪車,關鍵工序還得依靠大師傅或者一些工程師來完成。
至于廠里的那些貨,也就能修修拖拉機,或是進行一些粗加工,精細的活兒不能指望他們。
為此,李信開出150塊的高額月薪,招聘人才。
他了解過,今年銀行普通職工的工資也就45塊錢,因而150塊,算是極高的工資了。
甚至,他還覺得不夠,又請了市里領導幫忙。
外加隆信機械還有外資成分,名聲絲毫不比國企差。
又是外資,又是高薪,還有市領導背書,一套組合拳下來,還真給李信招到不少人才。
當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人才有了,硬件也得跟上。
對此,李信自有辦法。
。
港城,九龍塘,某獨棟豪宅。
這是李信不久前花重金買的,面積夠大,隱蔽性也不缺,足足花了他300萬港幣。
此刻,豪宅偌大的地下室內,整齊地堆放著各種材料。
有金屬,有塑料,有橡膠,也有陶瓷......種類繁多,足足有上百種。
李信站在一堆材料中間,調出系統界面,心中默念一聲:
“3D打印機(2050款)!”
頓時一陣白光閃爍,一臺極具科幻色彩的儀器出現在李信眼前。
除了儀器之外,還有一份說明書,內容很少,只有一張紙。
李信拿起說明書,大致掃了一遍。
別說,這臺3D打印機的設計極具人性化,傻瓜操作,非常容易上手。
有這玩意兒幫助,造車的難度陡然從王者級降低到普通級。
雖說直接使用3D打印機,打印車子或是發動機,也不是不行。
不過這樣做的話,未免有點殺雞用牛刀,而且只有一臺3D打印機,產量也跟不上。
所以,李信決定先打印制造發動機的生產設備。
之前抽到的資料里,關于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多。
一番挑選下來,他決定打印日本三菱60年代使用的生產設備。
沒敢打印太先進的,容易被盯上,到時候不好解釋,也解釋不清。
再說,只是生產二沖程單缸的發動機,使用三棱60年代的生產設備,綽綽有余。
發動機的生產工序主要分為:制造沙模、澆鑄、粗磨、細磨和裝配。
一套流程下來,涉及到的機床不少。
給3D打印機通上電源,李信直接開始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