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建造打印模型,把厚厚的一堆圖紙搬到打印機前,把它們掃描到3D打印機自帶的計算機內。
圖紙標注的規格、參數等極盡詳細,打印模型幾乎瞬間生產。
接下來,就簡單了。
按照打印順序,把金屬、塑料等相應的材料依次投入合成設備,合成對應的打印材料,而后就可以把模型直接打印出來了。
“嗡嗡嗡!”
伴隨著道道低沉的蜂鳴,一道道打印粉末宛若激光般從噴頭射出,片刻便打印出一件零件。
這速度,不知比李信前世的那些3D打印機快多少倍。
接下來,李信在地下室足足干了一天一夜,最終打印出了兩套生產設備。
也就是有【強大的肝】撐著,不然他還真撐不下來。
就這還沒完呢,他得親自裝車,親自運送。
至于那臺3D打印機,也就整體占地方,拆卸一下,還真沒多少,背包空間完全可以裝得下,甚至連一半空間都用不了。
不管是港城,還是深圳,李信都打點好了關系。
貨車疾行,從港城的九龍塘到南湖街道的隆信機械,一路暢通無阻。
。
早上八點,正是上班時間。
南湖街道38號。
李信拖著一車設備,回到隆信機械。
見到是自家老大親自開車,廠里的幾個領導馬上帶人迎了過來。
李信打了個哈欠,強打起精神下車,對一位留著地中海發型的中年男人道:
“老王,我新進了一車設備,你帶人把貨卸到第一車間。
還有,這車設備很貴重,讓他們卸貨的時候注意一點兒。”
“好嘞,李總,我這就安排。”
老王滿臉堆笑,立馬招呼工人卸貨。
老王全名叫做王長貴,原來是機修廠的一名車間主任,因為辦事麻利,被李信提拔為副廠長。
正當工人們一箱一箱卸貨時,一名帶著厚厚眼鏡的國字臉男人來到李信身邊,好奇道:
“李總,你進的都是些什么設備?”
國字臉男人叫做徐鴻遠,是李信花重金,并拜托市里領導走關系,才從廣州挖來技術專家。
“之前,你不是一直為制造發動機發愁嗎?”李信輕笑道,“這些設備就是我花巨資引進,專門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徐鴻遠頓時來了興趣,猜測道:“哦?用來制造發動機的,是精密機床嗎?”
“可不光是精密機床那么簡單,不然也不值得我親自跑一趟。”
李信也不賣關子,豎起兩根手指,直接介紹道:
“從發動機的制造沙模到裝配,一應機床設備,我足足弄了兩套,而且還是日本三棱專用的進口貨。”
“日本三棱?”
徐鴻遠眼睛亮的嚇人,大聲叫嚷:“那可是全球響當當的大企業,它的專用設備,那可是頂好訂好的設備啊。
連這都能弄來,李總,您還真是神通廣大啊。”
“也別太大驚小怪,這只是一批三棱60年代的設備,都是些十幾年前的設備,沒你想得那么夸張。”李信失笑道。
“那也不得了!”徐鴻遠眼中閃過一抹回憶之色,道,“您應該知道,咱們國家工業起步較晚,就是日本十幾年前的設備,咱們國家現在依然十分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