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蕭兩位清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北靜王,王爺已經陷入詩詞中,哪顧他們倆?后悔,哪個雜種傳聞,忠順王世子文采不通?只怕要不了幾日,流傳出去。這大雍又出一位,堪比李杜的詩仙來,他兩人名聲掃地不說,今日難自保。
垂頭喪氣之間,蕭因問他:“胡兄,可找出一點錯沒?”
胡某搖頭,身子還在打顫,“何止無錯我竟找不出相似的,比當今多少大詩人還勝一籌。”
卻見他將碗往地上一摔,起身背手面色微紅,豪情萬丈大聲朗道。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亡,何須馬革裹尸還。”
“小王將來定滅欺我大雍之異族,保天下之百姓,還陛下之清平盛世。”一語豪言壯志,無不令人欽佩。
李溫也將手中毛筆一擲地面,上前大喝一聲,“好!”,投來仰慕神情,“本公子也有此豪情。”
“說的好,我雖不濟,卻有男兒志,有朝一日,定棄筆縱馬,驅逐異賊。不還太平,身不回朝,寧戰死疆土,不茍活人間。”衛若蘭,心中自有傲氣,這時少了書香味,反而多了剛毅。
氣氛被點燃,大雍朝這些年來,多少亂事天災,但凡有點血性的男兒,都會被他觸動。
兩郡王公子上前。四人圍著李瑾,抱拳行禮,倒了五碗酒來。
“他日,必不少我們兩人。”
“哐當~”
幾聲摔碗聲響,令永昌公主大為佩服,她雖身為女兒身卻是個感性的,又何嘗不被幾個少年豪言所震撼。
“三哥有此子,當幸。諸位堂兄有謙兒,季兒,溫兒無憾。衛將軍虎父無犬子。”永昌公主起身,敬了幾人一杯。
只有北靜王等人尷尬的想起身,又不知找什么話來。
李瑾大手一揮,眼神醉迷,搖搖晃晃又從桌上,抓起一壇酒,一手舉過頭頂。往下傾倒,清酒如瀑,他將頭一仰,流了滿身,絲毫不在意。
“嗝!”
“啪啦!”壇子一碎,聲響震人心。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酒去猶能化碧濤。”
“敬父王!”李瑾面帶肅敬之情,神色嚴肅,不屑看了一眼旁邊的北靜王和清客。
“三尺龍泉劍,匣里無人見。”
“一張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為國竭盡忠,苦處曾征戰。”
“先望立功勛,后見君王面。”
“好!”
眾人喝彩,此首表達了忠順親王年輕時跟隨太上皇,南征北戰,為國勞苦。
不知過了多久,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在場的婢女,將宣紙也抄沒了,又拿來新的。不知道換了幾輪抄譽的人,李溫,幾人叉腰扭動,脖子轉的咔咔作響,用看妖孽的眼光,看著李瑾。他居然還能繼續,情緒絲毫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