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你所謂的募捐?”大雍帝拿著捐款清單,不由得驚嘆。足足籌集了二千萬余兩。往年籌集軍餉,若是能這般有效率。
“這是用了什么法子讓他們舍得割血?”皇帝放下清單,顯然很是滿意他的辦事能力。
由于養心殿除了幾個老太監也沒旁個人。李謹行了禮,便站在邊兒笑嘻嘻回:“臣也沒使什么法子,不過借用陛下的威名,使了他們點好處罷了。”
皇帝龍顏大開,不禁笑罵道:“好哇、好哇、你倒會拿朕允他們好處。你這先斬后奏,可謂是學你父王之風,更甚于藍。說說罷,給了這群商賈什么好處。”這倒不實為法子,以后有什么災情也可借鑒使去。
“陛下您看,臣將募捐數額最多的前十位分別劃了出來。不過是借他們的銀子,讓他們家子弟能進學罷了。再者學院門前立功德碑、也讓他們能名留青史罷。一塊大碑上面幾十個人名,誰又認真記得?”
皇帝眸了他一眼,微蹙眉頭:“朕聽了你的開放商貿,原就是想著提高商人地位。來驗證你所謂的經濟發展和他們分不開,你倒好。原就是他們應得,你卻先讓他們出血在拿這好處。”
李謹得意揚揚攤手道:“陛下,這相互利用有什么不好呢?銀子沒了他們還能鉆,這名聲和地位提高,可不是隨時有機會的。若不是陛下圣明,為民為國的。這趟子好事,怕是再過百年,他們也遇不上這巧宗。”
“哈哈哈,你就會拍馬屁。行了,你這第一名募捐…夏家?哪個夏家,如何賞賜?”皇帝指著名單上頭名人。
“巧了,陛下這是內務府自個兒人哩,他家原本就是皇商。連宮里一應陳設盆景亦是他家供奉。替陛下分憂出力,那更該竭盡所能,略表心意。這第一名拿的好,拿的合理。”
李謹一邊振振有詞,一邊笑道:“臣也見過這夏家女兒生的極好。性格也開朗,向來嫁去海外必定是最合適的。那茜香國本就開放,喜歡豪邁女子。
這不是天意嗎,夏家有這等子造化,祖宗上下那是冒青煙兒的謝陛下。不如就賜個郡主,以表這次為國出力嘉獎。”
皇帝狐疑看了他一眼,“既是如此,你就好風送到門,給他們家宣旨賜婚吧。”
卻說李謹一路風風火火,帶著一應的太監。抬著皇帝送的賜婚禮,占了一條街道。大架勢就往夏家趕往,街道看熱鬧的紛紛羨慕,議論起來。
“得了,這可真是圣上來賜婚了。”
“這夏家到底募捐了多少?我周家竟輸了也,可恨可氣可嘆可羨煞也。”
這日,距離募捐過了三天。夏金桂在家左等右等。夏母回來時便說:“我的兒,好消息。京城公告放榜單了,咱家頭一名。”
“賞,該賞。”夏金桂一聽,著命丫鬟們將夏府張燈結彩。又賞賜一回不在話下,一時府里上下開了兩回宴席。
這個丫鬟道喜:“恭喜咱家大小姐,要成娘娘了。”
那個小廝連忙跪下磕頭:“給娘娘請安了。”
都齊集慶賀,熱鬧非常。忽有門吏忙忙進來,至席前報說:“了不得奶奶,小姐。咱們門外來了一大堆人馬,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