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案件中嫌疑人經常會裝成目擊者,試圖通過提供虛假、誤導性的信息來混淆調查方向,以掩蓋自己的罪行。
還有些嫌疑人在犯罪后可能會出現心理壓力或內疚感,這促使他們主動聯系警方或加入調查。
“三個人,但都沒有作案時間。”
鄔春陽肯定回道,案子一出,一處就查了目擊者的空間、時間軌跡,結果是沒有任何可疑。
左重提筆記下“目擊者”三字,再次詢問鄔春陽,嫌疑人模擬畫像和死者照片的辨認工作有何進展,昨夜他在江邊下令全城搜捕,一夜過去應該有所發現。
靠著一次次的優異表現,軍統在某人那里的地位越來越高,權力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各個機關對于軍統的指示不敢陽奉陰違,工作效率自然高。
“報告,接到命令,我們將照片和模擬畫像分發給警署、衛戍司令部稽查處、哥老會,讓他們幫忙尋找。”
鄔春陽先是介紹了參與搜捕行動的單位,以此強調自己對任務的重視程度,隨后又道。
“有袍哥曾在市區西北的雙溪溝附近看到過疑似二號死者的嫌疑人,當時對方穿著粗布短襖,與城內搬運工的打扮類似。
我已經讓人對雙溪溝方圓兩公里之內的所有貨棧、碼頭、工廠進行排查,一有線索馬上向您匯報。”
地頭蛇果然就是地頭蛇,消息靈通的很。
左重敲了敲桌面,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后開口問道。
“首先,我們要確定一下案件的性質,我個人認為這是一起有計劃,有預謀的涉諜案件,大家有不同意見嗎?”
古琦等人搖頭,盜車、假證件、冒充身份、開槍拘捕,這些都具有情報案件的特征。
見狀,左重伸出兩個手指晃了晃:“第二,袁初宇估計兇多吉少了,只是尸體還沒被發現,這個推論大家有意見嗎?”
眾人再搖頭,目標失蹤了三天,昨晚又有人去了宿舍,這代表袁初宇已經開口招供,失去了情報價值,對方活著的可能性很小。
左重將手下的表現收入眼底,滿意的點點頭,做工作首在意見統一,最忌諱各有各的打算,他抱起胳膊環顧會議桌兩邊。
“好,那么根據現有的線索,大家說一說你們對嫌疑人的初步印象,以便下一步工作的開展,避免無效偵查。”
宋明浩的反應最快,第一個舉手:“副座,嫌疑人的經費肯定不充裕,否則不會連區區幾十元法幣都不放過。”
眾人頷首贊同,75元法幣只夠買半袋面粉,一般情況下,情報人員不該為了這點小錢做出與任務無關的舉動。
因為做的越多,留下的線索越多,也越容易暴露,除非嫌疑人經費有限,日常生活都難以為繼,才會在行動時順手牽羊,冒險偷取錢財。
但有這么窮的情報人員嗎?
還真有。
眾人心中閃過三個字——日本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