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就排除了“my、hl、gi”為標點符號或虛詞、助詞的可能性。
按照歸謬證法,那么便只有一種可能,這些出現頻率極高的雙字組,是用來表示09這十個數字的密碼。
如果能夠找出哪一組是1,哪一組是2,就不難繼續找出其組合規律,逐個破譯便是時間問題。
戴春峰聽到這里,不由擊節贊嘆,遲主任的破譯思路清晰,邏輯性很強,不愧是軍政部的電訊王牌。
可這十組密碼,分別對應的究竟是哪個數字呢?
而且一份密電不可能都是數字,還有其它文字內容,根據軍統以往的工作經驗,這部分文字內容才是有價值的情報。
魏大明點點頭,這也是他最佩服遲主任的地方,對方通過統計學的手段,收集了許多日文書本、雜志、報紙、甚至小說,果然找出了一條規律。
“哦?”戴春峰奇道:“什么規律?”
魏大明回答:“無論是民國,還是其它國家,人們最常用的數字是1,最不常用的則是9。
根據這一設想,池主任把使用頻率最高的字母組合假設為1,頻率最低的定為9。
再根據0一般很少出現在數碼開頭這一特點,將基本上不出現在電報開頭的字母組合定為數字0。
這樣,算是初步破譯了三個數字,即1,9,0,確定了這三個基準點,便能進行下一步破譯。”
戴春峰越聽越入神,示意魏大明坐下說,魏大明微微鞠了一躬,小心翼翼地坐到凳子上,將剩下的破譯過程娓娓道來。
“遲主任認為,每逢大戰之后,日文密電中的數字,很可能代表敵我雙方的部隊番號、兵員數目、槍支彈藥的數量、日期等。
研究室就將一份可能涉及到果軍102師信息的日本軍方密電作為突破口,驗證先前的破譯結果,看看代表1和0的雙字母組合,是否有前后相連的情況。
答案不出所料,這證明了遲主任的推理是準確的,如此代表數字2的雙字母組合也明確了,剩下的數字很容易推測出來。
另外,電文中的部隊番號之后常常跟著長字或者部字,如102師長或者102師部,這樣就破譯出了兩個單字。
但用這種零敲碎打的辦法破譯,費時費力不說,還容易出錯,遲主任又從日文讀音著手建立了一條新的破譯途徑。
日語有十個格助詞,因其使用頻率極高,很快就被遲主任從密電中一一找出,遲主任還從日語用詞習慣入手推測出相關的詞語。
例如日軍電文的末尾,一般都有返電フ乞ウ請回電一語,根據格助詞的位置,代表返、電、乞的密電碼就清楚了。
沿著這條思路,對處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的日方密電進行分析,同樣可以獲得具有共性的文字。”
魏大明的話很好理解,以駐扎在湘省的鬼子部隊舉例,對方發出的電文里,肯定有地名格助詞和代表湘、省的雙字母組合。
戴春峰頷首,他懂些日文,也曉得密碼破譯的基本原理,遲主任的方法總結起來就七個字。
總結、歸納,找規律。
這七個字聽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沒有足夠的耐心,沒有聰明的頭腦,沒有堅定的意志是萬萬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