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月17日下午,拉包爾。
一群日本海軍航空兵飛行員按照習慣到大和洋風酒吧廝混,直至深夜才離開。
飛行員們進入酒吧沒多久,左重前往電報局給何逸君發去了電文,表示自己準備啟程前往淡馬錫。
晚些時候,就在鬼子飛行員摟著女服務生開心時,左重與今村均告辭后登上了一艘貨輪。
4月18日,早上6點,天氣陰。
山本踏上三菱一式陸攻機的舷梯,轉身對歡送人群揮手示意,為了表示對陸軍的尊重,他今天特意換上了草綠色軍裝。
山本的參謀長,第五航空軍司令宇垣纏進入了另一架三菱一式陸攻機,負責保護兩人的是六架零式。
早晨7點30分。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等候,待氣候條件滿足飛行要求,八架飛機在眾人的歡呼下沖上云霄,以2000米的飛行高度朝著東南方飛去。
7點31分。
距離機場不遠的一間民宅內,一名日本商人放下指南針,用商業電臺給港城發了封明碼電文,電文內容只有五個字:“貨物已啟運”。
-----------------
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天空剛剛放亮,海平面被火紅的太陽染成了赤色,氣溫漸漸升高。
美國陸軍航空兵第339戰斗機中隊飛行員瑞克斯戴著氧氣面罩,靠在p38閃電戰斗機的舷窗邊沉默不語,加熱擋風玻璃發出嗡嗡的電流聲。
此刻,他與另外17名飛行員正在機艙內待命,準備執行一項高度機密任務。
至于任務的目標和內容,在沒有起飛前嚴格保密,他們只知道行動的代號是“復仇”。
7點40分,一個情報參謀開著威利斯吉普闖入了停機坪,此人將腳踩在儀表臺上,右手抓著一份文件不斷揮舞,大聲給飛行員做起了任務簡報。
“出發!任務地點:布干維爾島一線至拉包爾之間空域,目標:山本!”
“fight“戰斗”!”
瑞克斯低聲喊出339中隊獨有的口號,操縱戰斗機加入隊列,前方數架戰鷹在陽光下反射出點點銀光。
而在另一處機場,同樣有18架p38即將起飛,雙方的任務地點不同,但目標一致。
山本指揮聯合艦隊偷襲火奴魯魯,給美國帶來了巨大損失,這不僅是美國海軍的失敗,更是挑釁了美國國家尊嚴和安全。
對此,美國民眾既憤怒又悲痛,整個社會都被一股復仇情緒所籠罩。
故而,得知任務目標是山本,包括瑞克斯在內,所有美軍飛行員都被點燃了心中的怒火。
總計18架p38依次啟動引擎,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機群緩緩滑向跑道,加速后如離弦之箭拔地而起。
不過由于機械故障,排在瑞克斯后方的兩架飛機未能按計劃起飛,他下意識轉過頭,看到了同伴將飛行頭盔狠狠砸在了地上。
p38,美軍內部代號閃電,由洛克希德公司研制,雙機身設計,火力強,航程遠,速度快,戰斗力絲毫不弱于零式,因此被選為執行復仇計劃的主力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