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高紹德是個聰明俊俏的人物,也喜風流。
對于坊間諸類玩物,無一不曉,無一不通,更是無一不愛。
相比君子六藝之靜,高紹德更好動喜玩。
即如,琴棋書畫,無所不同;踢球打彈,品竹調絲,吹彈歌舞,自是也不在話下。
雖然他此時尚小,可于行事之間,已漏前世性態端倪。
果然人的性情,不管幾世,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高寶德心細如發,望著鞠場上的高紹德和高殷,只覺得血緣之感是那般的緊切相連。
除卻高殷并高紹德,場中還有兩人隨同。
其實蹴鞠玩法從漢時的踏鞠至今,已發展出數種玩法。
一人或幾個人單獨踢,稱為打鞠;
二人對踢叫白打。
三人以上共踢,稱之為場戶。如三人場戶、四人場戶。
還分有球門與無球門踢法,不做細說。
她手指撥弄著裙上繡紋,對一旁躬立的隨從說道:“待會兒,去我帳內,取些瓜果過來,吾今日在此,要一觀阿兄和阿弟的蹴鞠雄風。”
隨侍道諾。
高寶德三兩眼,就能見場上是四人場戶,有兩個網狀球門。
不多時,就見高殷、高紹德和一眾武衛百甲同上鞠場,稍作站位分工。
高紹德站位正挾,高殷則站位蹺球。
高殷雙肩背月,在蹴鞠技藝一貫嫻熟的高紹德面前,沒有半分掉以輕心之態。
指用左右足連續猛踢,用在蹴鞠即先后用左右外腳踝連續踢球的花樣動作,亦稱蝎子擺尾或神龍擺尾。
高殷用中截解數,才堪堪擋住一球。
這鞠球好似鰾膠般粘在高紹德身上,高紹德趁高殷等人微微喘歇之間,猛一發球,一腳流星拐踢了鞠球。
倏然,高殷只感覺鞠球被他踢在青天云里,猛然被風吹不見了。
一時錯愕,還不待反應過來,只覺身側有陰風襲過。
回過神兒,果然是那鞠球。
竟這般猛狀地自高殷身側擦肩而過。
最終毫無意外,落在他身后網中。
“好球!”
高寶德不時瞧著鞠場上的境況,見此,不由分說地拍掌贊道:“阿紹果然好技!”
出師不利之后,四人又你來我往,鞠球在他們腳下生飛。
圓鞠方墻,仿像陰陽。
陰陽之間,只見數人接連頭球、鉤球、射門,再有轉身踢、退步翻、單槍、打拐、臥魚。
毫無意外,高紹德行云流水,姿態最美。
高寶德最愛欣賞,可真是一飽眼福。
一旁仔細觀戰的司賓,又判了高紹德一方大勝。
又來數局,最終無疑是高紹德贏了球。
“阿紹果然這般不讓與我。”
高殷與高紹德一同下場,幽幽地對他說。
高紹德不依了,扭頭憤憤說道:“阿兄恢廓大度,可莫要給我冠上欲加之罪!”
瞧著倒是一副讓人牙間發酸的嘴臉。
二人走至高寶德所坐的藤椅之旁。
“鞠場通透,初春微寒,阿兄和阿弟都去加件厚氅衣,莫要受了涼。”
隨即一旁久候的隨侍,就將厚氅端出。
二人也未拒絕,直接讓隨從宮人,將厚氅披到肩頭。
“阿姊總是這般善解人意,誰日后娶了阿姊,那可真是大有福分。”
方才高紹德讓高殷忍下打人的念想,這時,高寶德也有高殷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