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愿有尊嚴的活,也不會茍且偷生。
前世高洋的死,說不定也是他自己心心念念的結果。
雖然至到現在,也可能是這輩子,高寶德都不會知道高洋前世是如何崩亡的了。
“阿耶……定然是不愿的。”
“但……那有該當如何。”
李祖娥也很是苦惱。
皇太后婁昭君日日打探太極殿的訊息,若說婁太后絲毫不在意高洋生死也不是真的。
畢竟,就算不關心自己這個白給的兒子的生死,天子生死之事,也關乎到日后的國本繼承問題。
高湛小動作不斷,婁昭君也無聲地支持。
若是再不將高洋的一些情況頭顱出去,想來先不論朝臣如何看待和躁動,北宮的那位婁太后,就要先逼宮了。
李祖娥雖然權勢和人望均不如挺立多年的婁昭君,但她畢竟也是一國皇后,做了多年的皇后,她手上的權柄,如今還能勉強制約一下躁動的皇太后。
但這并非根本。
她無法一直掣肘婁太后。
婁昭君早晚有一日,會裹挾著自己擁有的權勢,而來太極殿逼宮。
高洋對外宣稱的病重已經很久了,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高洋之后應該如何。
他失了智,也不知道何時會好轉。
不過這應該做最壞的打算,就是高洋一輩子都不會好起來。
他的心智,將永遠停留在五歲稚齡。
那如果真是這般的話,高洋只有兩個選擇。
一是人前退位離宮,二是人后詐死離國。
退位就是說,讓高洋在前朝,向諸臣表明,走一套形式,將皇位傳給皇太子。
詐死就更簡單了。
和曾經高寶德那般,隱姓埋名。
雖說天子位尊,一定有不少人盯著。
但禁中如此之大,當真想要出宮倒也不難。
只問題是,高洋如若真的出了宮,他該去往何處。
去人生地不熟的周國,跟著高寶德?
這其實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不管怎么說,呆在齊國,尤其是呆在鄴城,是萬萬不可的。
高殷仍在猶豫,但李祖娥深思過后,卻點頭附議高寶德所言。
太原王也覺得可以。
“若在周國,那日后兩國相爭,阿耶可會有事……”高殷道。
“不若……去南朝?”高寶德想了片刻,又道出了自己思索很久的一個方案。
就是去南朝。
南朝安逸,南人對于北邊的戰亂,倒也沒有像北邊這邊兩國相爭,爭得這般你死我活。
相比去周國,高殷思忖,若是讓高洋等人去南邊,倒真的比去西邊好些。
周國和齊國這些年,沖突越來越多。
尤其是邊郡。
高洋還是遁去南朝,隱姓埋名,最起碼比周國安全不少。
雖然高寶德在周國,但真不見得周國廟堂之上的老大人們,一旦發現了齊國的那位先皇高洋,會不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