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足以見宇文護的一番細膩心思。
他雖然野心勃勃,但對于萬事的謀劃和掌控,還是比較順手的。
宇文護的本意,就是毒殺宇文毓之后,立宇文泰的四子宇文邕。
宇文邕其人,宇文護當然做過一些了解。
然后加之自己這些年親自和他交涉的經驗而談,宇文護并不認為宇文邕能有反抗自己的能力。
一個早年出質齊國的質子罷了。
曾經在家中,既非嫡,又非長,倒也沒見得有過什么大的智慧。
所以宇文護還是比較放心的。
至少如今來看,他覺得宇文邕會比宇文毓知趣一點。
不會主動去得罪和反抗他。
……
不過,剛剛還在想宇文邕此人好像沒有什么值得讓自己注意的,這時宇文護卻突然又想起來了一事。
一件有意思的事。
有些久遠了,不夠宇文護還是有一點點印象在的。
他當時常跟宇文泰的那個時候,曾有一日,聽到過他的叔父宇文泰說過這樣的一番話。
……
“成吾志者,必此兒也。”
……
具體當時是因為何事,宇文護早就不記得了。
不過他比較詫異的是,自己竟然對這句話記得這般清楚。
當時,宇文邕不知道做了何事,宇文泰見到,夸獎他這個兒子。
就是說了這句話。
仿佛和宇文邕幼而孝敬,聰敏有器質之類的事情有關系。
當時宇文護才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不過如今留意一想,倒是有些意思。
宇文泰經常夸獎別人,尤其是自己的屬下。
不可否認,這是為君之道。
但當真讓宇文泰夸過的兒子里面,好像只有宇文邕這個像模像樣。
不像是對于其他子嗣的那種安慰和鼓勵。
倒像是真的有些贊賞宇文邕這個兒子似的。
不過具體細節宇文護早就已經記不太清了,如今時隔久遠,就算是讓人去查驗,估計也查不清楚。
事情關系到文皇帝宇文泰,如今大部分人都會避諱一二。
不過宇文護又想到,宇文邕聰慧一點,倒也給自己省了不少事。
宇文護很務實,如今宇文毓已死,他的心神就分給了下一任天子宇文邕。
他暗自思忖,既然已經決定然讓宇文邕即皇帝位,那不妨送佛送到西。
給宇文邕造造勢。
畢竟他非嫡非長,還是在宇文毓有兒子的情況下繼承自己兄長的皇位。
那如此以來,宇文邕就比之前的宇文覺和宇文毓二人,都需要一些聲勢威望。
宇文邕已然有了想法。
自古以來,給天子造勢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只要隨便說說,派人傳一傳,就會有不少顯而易見的好處。
如今宇文毓新崩,留給他和宇文邕的時間都不多了。
宇文護是個說干就干的性子,沒有絲毫的遲疑,就派人按照他所想的那樣,親自吩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