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丫頭,忒不會說話,也不去打聽打聽,我孟樓出手,何時低過六百兩。”
溫若棠不動聲色,按了按丹雪,笑瞇瞇地道:“先生,貴了。”
孟五先生豁然起身,念叨著,“小姑娘可不能出爾反爾啊,之前可是說好了,多少銀子都肯出,老頭子這才肯過來,現在又說這種話,一看就是不講誠信之人。”
溫若棠搖搖頭,“不是我不講誠信,我知道五先生有本事有能耐,比其他匠人價格都高,本也做好了準備,但我說先生開價貴了,是因為先生所需材料,都是由我這里提供。”
孟五先生張了張嘴,半晌才說:“我又不是你的家仆,哪里有讓你們自己提供料子的道理。”
本來么,除非是在自家隨隨便便折騰點什么,會讓家仆開工做活兒,其余在手工匠人那,都是直接定成品,從沒見過溫若棠這樣的。
溫若棠厚著臉皮說:“先生不懂了吧?這叫半包。”
“半包?”
“就是匠人只管做,其余買料子之類的事,都由主家自己負責,如此主家也能放心,更能時時刻刻參與到建造中來,碰到了問題也能快速地解決,是極好的做法。”
雖然溫若棠從前并沒有那個錢能給自己在大城市付個首付,也沒有接觸過房屋裝修,但正所謂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同事討論裝修房子的事情時,溫若棠在旁邊聽過,那個出場率很高的詞匯“半包”,就這樣學會了。
對于對自己房屋有要求,或存款不那么充足的人來說,半包絕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孟五先生第一次接觸這個東西,又是好面子的人,不愿說自己真不懂,只含混地道:“比較少見,不過了解過一些。”
溫若棠笑道:“既然孟五先生也知道這個說法,我就不多講了,其實半包更能體現五先生的價值,因我給五先生的錢,全都是沖著五先生的一手技藝而去。”
孟五先生遲疑了一會兒,道:“那你先開個價,讓我聽聽是否劃算。”
“二百兩,您和小徒們的吃住,也由我包了。”
孟五先生一甩袖子,“不行,太少,太少,五百兩。”
“二百二十兩,那二十兩就當是我對先生的敬意。”
“敬意也不抵那許多錢啊,四百五十兩。”
“兩百四十兩不能再多了,先生也多是使喚徒弟做事,坐在這里,每日有吃有喝,便能拿兩百四十兩,多么劃算。”
“小丫頭片子的這張嘴……”
“這樣吧,二百五十兩,這是我主動加價以顯誠意,每日還給先生上一道養生粥,盼望先生能長命百歲——畢竟賺錢容易,康健難求。”
“不說了,四百兩四百兩。”
“二百五,除了養生粥,頓頓有豬肉,還給先生另備點好煙絲,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