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不大高興的樣子,“一個姑娘家,又不是沒有父兄,還真把生意當成一樁正經事來做,無怪乎皇后也不大喜歡她……還有咱們家的溶丫頭也是,一天到晚就喜歡往溫家的那兩個鋪子里跑,就好像只有棠記的東西才是最好吃的。”
丫鬟不敢應聲,倒是旁邊那個上了年紀的嬤嬤道:“您心里明鏡似的,能讓左姑娘這么一趟又一趟跑的地方,必然是真的好吃,那里的人,想來也是真的好,奴婢瞧著,那溫三姑娘確有過人之處,才會收攏那么多人心。”
老夫人道:“會行商,確實是過人之處,但是女子將來終究要嫁人,在后宅之中如何為人處世,也不知道有沒有學明白。她總不能和她娘一般,成日想著建功立業吧?當然也不能像我們家這個,從不操心迎來送往的事。”
“且不說將軍府一貫治理有方,單說溫夫人平日里和其他世家往來,沒聽聞有什么不快,就知方家教出了好女兒,這溫三姑娘定然也不會太差。”嬤嬤把老夫人身上的薄被往上拉了拉,耐心地道:“一代不同一代,這是您教奴婢的話。”
老夫人嘆口氣,“道理人人都明白,可是真放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就如云山霧罩,什么都看不清了。”
嬤嬤笑道:“您哪里是看不清,您希望她在后宅也能吃得開,是巴望著這姑娘好呢。”
老夫人瞥了一眼,“你這張嘴啊,年輕的時候就會說,如今更是能編出一朵花來,壞的都能說成好的,罷了,到時候找個機會,讓我親自來看看,這溫若棠究竟有怎樣的本事。”
樹枝上殘存了幾許葉子,月光一照,在窗紙上輕輕搖曳,將軍府的谷雨軒里,點了好些燈,溫若棠正對著光,用粗糙的針線活,縫出了第一個歪七扭八的布袋子。
這袋子不大,最多只能裝兩個煎餅果子,她在縫制之時,考慮了各類物品的價格,最終決定往里面塞一些蘆葦、剪成碎片的舊衣裳以及柳絮,代替棉花這種在這里十分貴重的物品。
溫若棠摩挲了一下,雖然不如裝棉花勻稱,薄厚也是適宜的。
青屏湊過來看,抿了抿唇,沒說話。
丹雪卻道:“早知姑娘就是要縫個這樣的東西,直接讓奴婢來縫好了,這個針腳也太不細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家姑娘我只會賺錢,你就別嫌棄了。不過這玩意兒難看是難看了些,可以先試試看。”溫若棠催促,“快去廚房攤一個雞蛋餅,用油紙包了拿來。”
丹雪立刻應聲,打發小丫鬟去了。
為了備著主子們想吃宵夜,將軍的廚房一直攏著火,雞蛋餅也很好做,小丫鬟沒去多久,就捧著油紙包回來。
溫若棠接過來,把它放到了布袋子里,然后道:“拿去外面,放在院里的石桌上。”
半個時辰后,溫若棠親自過去摸了摸,歡喜地遞給丹雪和青屏,“你倆感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