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打仗所耗的軍費頗多。
不過,自從《算經》在戶部普及后,尤其是新式記賬法的出現,令得戶部查出了不少虧空的同時,對銀子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了。
康熙為此,狠狠的懲治了那些巴著戶部吸血的蛀蟲,并在全國的官員體系中推廣這種新式記賬法。
而他這么做,其效果也是顯著的。
新式記賬法大家都不熟悉,都是初學者,而且這個新式記賬法明顯比老式的記賬法嚴謹了很多。
那些想找漏洞鉆的家伙們,一時半會也找不到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漏洞可鉆了。
吸血的蛀蟲少了,那銀子自然也就多了。
是以,哪怕提早兩年給兒子們封爵分府,對康熙來說也不是太為難。
《算經》的作用,還遠不止這些。
就拿欽天監來說,現在有了《算經》輔助,欽天監算出來的節氣日子、干旱洪澇,乃至在康熙朝前中期,幾乎每隔幾年都會出來晃悠的日食,都準確無比少有出錯的。
節氣關系到全國上下的農業種植,這個在以農為本的古代有多重要就不說了。
干旱洪澇這些,如果欽天監能提前算出來,哪怕就是在災害發生的前后幾天算出來,那康熙也能早做反應,將賑災相關事宜提早安排下去了。
要知道古代的交通可是很不發達的。
在災害來臨時,早幾天和晚幾天,那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再說日食。
古人可不懂什么是科學,什么是天文學。
要知道,地球是圓的這個概念,這個時候也才剛傳到康熙耳邊呢。
而康熙這樣的帝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哪怕認同他們生活在一個圓球形上,也不敢將這一思想普及開來。
無它,在華夏自古以來的認知里,世界都是天圓地方的,且還與神話傳說緊密相連。
否認了這些,那豈不是就否認了自古流傳下來的那些神話,否認了自己的祖宗?
那是會動搖國本根基的。
所以哪怕真理就在眼前,康熙也不敢讓它現世。
日食,在古人看來那就是天譴,一旦發生,基本就相當于是一頂黑鍋扣到了當朝皇帝身上。
而自康熙登基后,日食三年五年就來光顧一回,都快成家常便飯了。
欽天監能準確推測到日食時間,康熙就能提早防范,并且打好輿論基礎。
這樁樁件件加起來,其中都少不了《算經》的影子。
特別是,最近幾年間,《算經》上那些定理運用到了實處,康熙看到了其中的好處,對《算經》的重視也與日俱增。
同樣的,他對搗鼓出《算經》的胤禛和云兮的好感度,也蹭蹭蹭的往上漲。
就單以《算經》出世,對大清所產生的貢獻,封胤禛一個親王爵一點都不為過。
康熙現在壓著不封是為了平衡,將來肯定不會漏了胤禛的,甚至時間拖得越久,康熙心里對胤禛這個兒子的虧欠心理就越嚴重,會想要補償胤禛更多自是不提。
且說云兮這邊。
在收到這個消息后,有點意外,又有些驚喜。
終于,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了啊!
云兮摸著肚子對里面的寶寶說:“孩子,你來得可真是巧,你一出來,就能住進新家了呢。”
封爵的旨意雖然下來了,但這只是意味著宮外的雍郡王府開始動工修建了。
再考慮到康熙最近打仗挺勤快的,郡王府的工期說不定都會因此延誤,仔細算算,他們最遲也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搬出去了。
“這孩子來得確實巧,是我們的福星呢。”
胤禛俯下身想去聽云兮肚子里面孩子的動靜。
云兮見狀哭笑不得:“孩子現在還小,還不會動呢,爺聽不出什么來的。”
“爺再聽聽。”胤禛堅持道。
大概一分鐘后。
云兮剛想勸他放棄。
哪想,云兮卻突然感覺腹部一陣抽痛。
“呀!”她驚呼一聲,疼得一張小臉都擰在了一起。
“怎么了?”
胤禛只感覺他的臉被什么東西輕輕戳了一下,就聽見了福晉的呼痛聲,頓時緊張萬分。
“太醫,蘇培盛快去叫太醫。”
他沖著門外的蘇培盛吼道。
云兮就只痛了那么一下,不過對此她心有余悸一點也不敢馬虎,連忙讓一旁侍立的文馨去叫人。
“先……先去叫文蘭和吳嬤嬤過來。”
能被云兮從小就帶在身邊培養的,自然不是什么等閑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