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肯定,如果他們不走,娘親是不會跟著公孫青離走的。
這樣娘親就陷入了兩難境地。
他不想看到娘親左右為難。
“當然是真的,我公孫青離從不說假話。”
跟一個小孩子太較真,完全沒必要。
但公孫青離可不那么想。
十歲的年紀就能考上童生,還是第一個通過的,顯然實力不低。
他已經不能把米粒當成一個普通的孩子來看待了。
知道娘親會不會走是一回事,但公孫青離帶不帶,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有些話米粒是一定要問的。
“如果你走了,會帶上娘親么?”
“我跟你娘已經領了婚書,我們是夫妻,是一體的。她去哪里我去哪里。我去哪里她去哪里。有件事,我需要跟你說一聲。”
看著眼前跟個小大人一般的米粒,公孫青離覺得這孩子的壓力還不夠。
不然就不會站在這里問他,而是應該在屋里讀書。
米粒:“什么事。”
“我的家在京城,總有一天,你娘會跟著我去京城。我雖然疼愛你娘,但總有照顧不到的地方。”
“有什么辦法?”
米粒很聰明,公孫青離這么一點,他就知道公孫青離什么意思了。
娘身后沒有娘家撐腰,去了京城那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定是危險萬分。
“明年的殿試,我想應該能見到你。我的家世不普通,但在不普通,他們也會顧及當朝新科狀元。”
公孫青離什么時候走的,米粒不知道。
直到米豆喊他,米粒這才回神。
拉住米豆,把公孫青離的話與米豆說了一遍。
當然了,怕米豆還沒明白其中的嚴重性,米粒說的很危險。
唯一解決危險,保護娘親的辦法,那就是他們兩個在殿試中獲得前三甲,做娘親最強力的靠山。
米豆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二話不說,拿起書就看了起來。
娘親那么疼他們,總算到了用到他的地方,他一定要給娘親當背后的靠山,讓所有人都不能欺負到娘親一根毫毛。
米花最小,還是小孩子心性,但見大哥二哥不跟她玩了,都去讀書了,也起了好勝心,跟著一起學習。
沈青依晚上出來做飯,看到的就是認真學習的幾個孩子。
“孩子們,可以了,學習是好事,但要量力而行。學習并不是你只要學就可以的。書本上的很多知識,都是從平常的事件中體現出來的。”
“不管是為了什么,讀書都要勞逸結合,不然身體受不了了,你們還怎么學的進去?不能讀死書,要活學活用知道不?都去洗把臉,活動活動,娘去做飯。”
沈青依教育完孩子,來到廚房,拿起圍裙,開始準備做飯。
米粒:“娘,我燒火。”
米豆:“娘,我洗菜。”
米花:“娘,我摘菜。”
朵朵:“嬸,我給你打下手。”
“行,注意安全。”
正所謂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
晚上這頓飯做的不多,也沒有大魚大肉,以清淡為主。
但做的都是孩子們愛吃的。
肉也做了一盤,分量卻不是很足,不多不少,一人三塊。
等孩子們洗漱完畢,每日的小故事必不可少。
三十六計講的差不多了,今天沈青依打算給孩子們講孫子兵法。
不管是在哪里,干什么,有人就有戰場。
這兵法都可以用。